新版压力钢管制造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压力钢管制造作业指导书
1 、压力钢管制造流程图
2 作业方法及要求
2.1 材料
2.1.1 作业方法
2.1.1.1 制作钢管使用的钢材、焊材,必须符合合同文件及图纸的规定;
2.1.1.2 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标号不清,有疑问者,应予复检,复检符合规定,方可使用;
2.1.1.3 钢板如需超声波探伤的,应按ZBJ74003《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标准进行探伤,碳素钢应符合该标准现定的IV级要求,低合金钢板应符合III级要求;
2.1.1.4 钢板的厚度应符合GB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表面质量应符合GB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的规定,否则不得用于压力钢管制造;
2.1.1.5 采用国外钢板应符合相关规定或经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检测确定。
2.1.2 质量检验
2.1.2.1 检验依据:
合同文件及技术条款
设计图纸
材质证明文件及ZBJ74003《压力容器用钢超声波探伤》、GB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GB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等有关规定;
2.1.2.2 检验方法及器具:
材料质量:查看材质证明文件、及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长度量具测量钢板实际尺寸;
2.2 排料划线
2.2.1 作业方法
2.2.1.1 钢板下料划线时,应考虑卷板后伸长量,焊缝间隙,焊接后的收缩量及加工裕度等,钢板划线的极限偏差应符合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验收规范》表4.1.1的规定;
2.2.1.2 钢板划线后,应标出钢管分段、分节、分块的编号、水流方向、水平和垂直中心线、灌浆孔位置、坡口角度及切割线等符号。
2.2.1.3 同一管节上相邻管节的纵缝距离应大于板厚的5倍且不小于100mm。
2.2.1.4 岔管的纵缝和环缝不应设置在相贯线两轴端点部位,错开距离不少于500mm。
2.2.2 质量检验
2.2.2.1 检验依据:
合同文件的技术条款
设计图纸及技术说明
排料图
零件下料工艺卡
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第4.1节
2.2.2.2 检验方法及器具:
检验量具需经省一级认可的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划线几何尺寸:用尺检验
排料的正确性符合规定。
2.3 下料
2.3.1 作业方法
2.3.1.1 钢板切割应用自动、半自动切割机切割,切割的熔渣、毛刺和由于切割造成的缺口,应用砂轮机磨去,坡口应用刨边机刨边,禁止用电弧切割,开坡口。
2.3.1.2 切割后坡口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GB985《气焊、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或施工图样的规定。
2.3.2 质量检验
2.3.2.1 检验依据:
零件下料工艺卡
设计图纸
2.3.2.2 检验方法及器具:—1的规定;
2.4.1.3 卷板及调整时,不许锤击钢板,防止钢板上出现伤痕;
2.4.1.4 高强度调质钢卷板后,严禁用火焰校正弧度;
2.4.1.5 冷卷或冷压成型的高强度调质钢,应按图样和设计文件要求作热处理;
2.4.2 质量检验
2.4.2.1 检验依据:
合同文件的技术条款;
设计图纸;
工艺文件;
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第4.1.5节。
2.4.2.2 检验方法及器具:
弧度:用样板检查;
间隙:用尺检查。
2.5 对圆
2.5.1 作业方法
2.5.1.1 钢管对圆应在平台上进行,其管口平面度应符合DL5017表4.1.6的规定;周长差应符合表4.1.7的规定;钢管纵、环缝对口错边量的极限偏差应符合DL5017表4.1.8的规定;
2.5.1.2 钢管圆度(指同端管口相互垂直两直径之差的最大值)的偏差不应大于3D/1000,每端管口至少测两对直径;
2.5.1.3 加劲环、支承环和止水环与钢管外壁的局部间隙不大于3mm,对接焊缝应与钢管纵缝错开100mm以上,其组装的极限偏差应符合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第4.1.15节的规定;
2.5.2 质量检验
2.5.2.1 检验依据:
合同文件的技术条款
设计图纸
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2.5.2.2 检验方法及器具:
弧度:用样板检查
焊缝间隙、坡口角度:用焊缝规检查
直径、周长:用卷尺检查
2.6 焊接
2.6.1 作业方法
2.6.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