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孙敬华主编第6章带传动与链传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1.1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1.按传动原理分类 (1)摩擦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 。 (2)啮合带传动: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如同步带传动 。 2.按用途分类 (1)传动带:传动动力用。 (2)输送带:输送物品用。 3.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类 (1)平带: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2)V带:V带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 (3)多楔带: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 (4)圆带:横截面为圆形,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5)同步带:纵截面为齿形。 6.1.2 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缓冲吸 震及过载打滑以保护其他零件等优点。缺点是传动比不稳 定,传动装置外形尺寸较大,效率较低,带的寿命较短以 及不适合高温易燃场合等。 带传动多用于高速级传动。带速一般为5~25,高速带 传动可达60~100;平带传动的传动比≤5(常用≤3),V带 传动≤7(常用≤5),若使用张紧轮,则都可达≤12。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6.2.1 普通V带 1.结构:标准普通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根据抗拉体结 构,分为帘布芯V带和绳芯V带两类。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2.参数: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6.2.2 V带轮 1.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灰铸铁,常用的牌号为HTl50或HT200。转速高时可采用铸钢,小功率传动可用铸铝或塑料。 2.V带轮的结构 ①实心式 ②腹板式 ③孔板式 ④椭圆轮辐式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6.2 普通V带和V带轮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6.3.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若取主动轮及其一侧的带为分离体,则驱动力矩和带两 的拉力对轴心的力矩相平衡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一般的开口传动,如果两轴固定,可近似认为带工作时的总长度不变,带的紧边拉力的增加量应等于松边拉力的减少量。即: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6.3.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1.弹性滑动 定义 带传动在工作时带在紧边和松边受到不同的拉力,紧边拉力大,相应的弹性伸长量也大 。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带的弹性滑动。这是带传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带传动比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2.打滑 当传动的功率增大时,有效拉力Fe也要相应地增大,即要求带和带轮接触面上有更大的摩擦力以维持传动。但是,当其他条件不变且初拉力F0一定时,这个摩擦力总有一个极限值,即带所能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Femax。当带传动的载荷不断增大以致超过这个极限值时,带将沿着整个接触弧发生显著的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打滑将使带严重磨损,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造成传动失效。因此,必须避免带的打滑。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式中 e ——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 f——摩擦因数(对于V带,用当量摩擦因数); ——带在带轮上的包角(rad)。 经整理可得出带所能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为 6.3 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6.3.3 带的应力分析 6.4 V带传动的设计 6.4.1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打滑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带和带轮的磨损也是带传动的一种常见失效形式。 6.4.2 设计准则和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1.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带传动在工作时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6.4 V带传动的设计 2.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取决于传动带的材质、结构、长度, 带传动的转速、包角和载荷特性等因素。 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是根据特定的实验和分析确定 的。实验条件: 传动比i=1、包角α=180° 特定长度、平稳的工作载荷 6.4 V带传动的设计 6.4.3 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 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在保证不打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同时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2. V带传动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 设计已知条件 传动的工作情况,功率P,转速n1、n2(或传动比i)以及空间尺寸要求 设计内容 确定V带的型号、长度L和根数Z、传动中心距a及带轮基准直径,画出带轮零件图等。 6.4 V带传动的设计 6.4 V带传动的设计 (2)选择V带的型号 根据计算功率Pc和主动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