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玉米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docx
有效提高玉米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摘要:玉米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社会诸多领域的快速发展,在玉米方面的需求量也出现明显增长,为此,只有进一步加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才能促使玉米产量及其质量得以不断提升,有效满足社会诸多领域对玉米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玉米产业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有鉴于此,该文当中主要探讨分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为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一种粮食作物。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时常把玉米作为粗粮进行食用,同时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制作饲料、糖或者乙醇等,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且市场需求量还在逐年增长。为了满足市场对于玉米的发展需求,扩大玉米栽培面积,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水平成为关键。所以强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玉米种植实践当中的合理应用依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重点。
1选择玉米良种
玉米要想实现高产栽培,选择优质良种极为关键。具体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对玉米良种作出科学选择,同时坚持良种与良法的有效配套,这样才能把玉米良种的增产优势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
2种子处理
2.1晒种
播种工作开展之前,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把玉米种子摊铺在向阳背风的场地上,持续暴晒3天左右,并对种子定时进行翻动,确保均匀晾晒,这样就能大大提升玉米种子的出苗率。
2.2浸种
利用冷水对玉米种子实施浸泡,时间为12小时,之后播种,也可运用56℃的温水,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时间为8小时,然后播种。还可利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对玉米种子进行12小时浸泡。运用微量元素进行玉米浸种的,可联合应用锌、铜、锰、硼、钼等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进行浸种。硫酸锌按照0.2%的浓度进行配置,硫酸铜按照0.05%的浓度进行配置。硫酸锰或者钼酸铵根据0.1%的浓度进行配置,硼酸配置浓度为0.05%,之后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时间控制在12小时。
2.3药剂拌种
为了避免玉米病害的发生,玉米种子浸种之后晾干,然后再利用0.5%的硫酸铜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可有效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几率,也可运用浓度为20%的萎锈灵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一般根据种子量的1%控制用药量,对于减少玉米黑丝病的发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为了减少地下害虫对玉米造成的危害,玉米种子可用浓度为50%的辛硫磷进行拌种,也可利用浓度为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进行拌种,可大幅减少地下害虫带来的危害。
2.4种衣剂包衣
运用专门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线虫和腐菌、镰刀菌导致的茎基腐病,还能减少玉米缺素症的发生,保证玉米正常生长,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每50kg玉米种子利用1kg包衣剂进行包衣,药量是种子的2%,种衣剂不可加水,而是直接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一般包衣时间为玉米播种之前14天左右,这样更利于玉米种衣膜固化,避免发生脱落。
2.5做好发芽试验
将玉米种子处理好之后,开展发芽试验,确保玉米达到90%以上的发芽率。若玉米发芽率相较此标准略低一些,可适当增加玉米播种量。如果种子发芽率较低,则应当对玉米种子作出更换,避免出现出苗不整齐的现象发生。
3整地
收获前作作物之后,及时展开灭茬工作,合理应用基肥,冬季对地块进行深耕,深度达到30cm左右,另外需结合地块情况确定耕深,深耕之后及时耙耢,以免出现跑墒现象。
4适时播种
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对玉米播种期做出合理调整,当地温保持在11℃左右时即可展开玉米播种工作。而最迟播种期,必须要保证玉米采收时温度处在18℃左右。如果玉米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相较于露地栽培,可提前10天左右进行播种。
5科学施肥
对于玉米施肥而言,应坚持“两头重、中间轻”。确保底肥充足施入,同时重施攻苞肥,按照玉米种施肥量的40%控制施肥量。玉米苗期应轻施肥,同时轻施秆肥,按照玉米种施肥量的10%控制施肥量。底肥每亩施入2000kg土杂肥与200kg草木灰,同时联合施入35kg的过磷酸钙。在移栽时,每亩地应施用30kg碳铵和2kg硫酸锌。这些化肥需要与40~50担粪水充分混合。完成混合后,进行坐水坐肥移栽;移栽之后6天左右,每亩施30担水粪肥并加入10kg碳铵;玉米秆肥每亩施40担水粪肥,同时联合施入15kg碳铵;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每亩施入60担水粪肥,并联合施入35kg碳铵。
6田间管理
6.1及时补肥
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在充足施入底肥的基础之上,在玉米生长出6~7片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入10kg混合肥,尿素、磷肥、硫酸钾分别占50%、30%和20%。再次追肥时间应在玉米最后一次中耕时进行追施,每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