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辅导书习题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 词 解 释
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 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
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 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 等形式。
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 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
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
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
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 词形变化 。
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词类:是指词在 语法 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主语: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 被陈述对象。
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 支配,涉及的对象 。
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是用来陈述主语 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的。
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
紧缩:即 缩小 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 复杂 到简单。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 直接组成 成分的方法。
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即要求 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
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 基本结构相同 。
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 语义关系 必须保持一致 。
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
位移动态义:这是一种与句式相关的类别。包含两个特征:一是核心动词具有 [+位移] 语义特征,一是具有表 源点 或 终点 的名词项。
语义格:句子中与谓词相关联的项,组合后产生一种语义关系,称为语义格。
非意志动态义:指句子动作行为非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动作行为。
歧义句: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 两种或多种理解 ,即它含的意义不止一个,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 歧义句 。
填空题
国外语法学经历了 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 四个阶段。
白话文语法著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1924年 黎锦熙 出版《新著国语文法》 ,他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 层次组合不同? 语法关系不同? 语义关系不同
写作语法学论文的步骤一般说来分为 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分析,归类和提炼观点,如何写作 。
在分析归类和提炼观点时,分类标准要 统一 ,观点要 前后一致,自圆其说 。
问 答 题
汉语语法特点是什么?
?汉语缺乏 狭义 形态,但有一些 广义 形态。
?汉语缺乏 综合性 语法范畴,但有一些 分析性 语法范畴。
?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 不存在 一对一的关系。
④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 词组 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 一致 的。
⑤汉语 词序 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⑥虚词也是汉语 句法构造 的重要手段之一。
点是汉语在语言类型上有别于印欧语的本质特征。点是汉语句法构造原则上的根本特点。是汉语造句手段上的特点。
(二)、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一般而言,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
成分词的异同:构成句子的成分词不同,句义自然不同。
例:我爱你。 我爱她。
词语的次序。即使成分词相同,词语排列次序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会不一样。
例:狗咬人/人咬狗
组合层次。即使成分词和词语排序相同,词语内部组合层次不同,句义也会不一样。
例:他死了父亲才去。 照顾小娟的阿姨
S1:他死了,父亲才去。 S1:照顾小娟的 阿姨。
S2:他死了父亲,才去。 S2:照顾 小娟的阿姨。
语法结构关系。即使前三个因素都相同,如果词语组合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句义也会不同。
例:S1:出租(定)汽车(中) S2:出租(述)汽车(宾)
出租修饰汽车,可以用 出租支配汽车,可以用
“什么样的汽车”来提问。 “出租什么”来提问。
语义结构关系。前面四个因素完全相同,但语义结构意义不同,句义自然也不同。
例:S1:鸡不吃了。
主语‘鸡’既可能是施事(鸡不吃东西了),也可能是受事(不吃鸡了)。
句调。句子的语调不同,即使上述五个方面完全一样,句义也会不同。
例:小鱼儿回来了。(陈述,叙述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疑问,问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感叹,对一件事情惊讶)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把词归并为某些类别,根据的是词的语法特征。具体包括: 词的形态标志,词的句法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