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啦——可爱的校园》(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我上学啦——可爱的校园》(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我上学啦——可爱的校园》是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校园生活展开,包括认识校园环境、了解校园设施、学习校园规则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校园环境,培养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环境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校园设施的认识,提升空间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校园规则的习惯,增强规则意识。
4.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社交能力,促进人际交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校园内的基本设施,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②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位置等,来描述校园环境和活动。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校园环境相结合,形成直观的数学模型。
②学生在面对校园规则时,如何理解并内化规则,形成自觉遵守校园秩序的行为习惯。
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④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和新规则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我上学啦——可爱的校园》。
2.辅助材料:准备校园图片、校园平面图、校园规则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准备校园场景模型或图片,用于学生观察和描述。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放置校园模型,创建模拟校园环境,方便学生互动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校园生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环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校园场景,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校园设施?你们觉得校园生活是怎样的?”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认识校园环境(5分钟)
-教师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识别校园内的主要设施。
-讲解校园设施的名称和功能,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校园设施名称,加深记忆。
2.了解校园设施(10分钟)
-教师展示校园设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讲解校园设施的特点和用途,如教室的布局、操场的活动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校园设施的了解。
3.学习校园规则(5分钟)
-教师展示校园规则图片,引导学生学习。
-讲解校园规则的重要性,如爱护公物、保持卫生等。
-学生朗读校园规则,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规则。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实践操作(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实地观察校园设施。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寻找并描述校园设施。
2.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感受和遵守规则的经验。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课堂游戏(5分钟)
-教师组织“校园寻宝”游戏,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指定的设施。
-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教师点评。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请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校园设施,并说明原因。
2.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趣事。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爱护校园环境?
2.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校园规则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感受和遵守规则的经验。
3.教师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时长: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校园的一天》:这是一本关于校园生活的绘本,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学生在校园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生活。
-《校园安全手册》:这本手册详细介绍了校园安全知识,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校园规则我知道》:这本书通过漫画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校园规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规则。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收集家乡或其他地方的校园照片,与课本中的校园图片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区的校园文化。
-学生可以采访自己的父母或长辈,了解他们上学时的校园生活,对比现在和过去的校园变化。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一个理想的校园,包括校园布局、设施、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校园参观活动,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参观,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知识点全面拓展:
-校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