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精美课件.pptx

发布:2025-03-28约1.9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含月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解诗题6泊船瓜洲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元日》《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走近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jiànshùhuán

情境听读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诗意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诗意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品诗情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诗,思考:作者此刻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作者站在瓜洲。他看到的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所以此地又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衹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日:“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容斋随笔(卷八)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入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在这里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绿”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其他字相比,它好在哪里呢?

诗人的家乡这么美,以至于他刚刚离去就开始思念,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离开呢?王安石入朝做官深得宋神宗的赏识,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于是他开始大力推行改革变法,可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王安石又被皇帝拜为相职,这首诗正是作于诗人第二次赴任的路上,皇命难违,不能不去。可老来离乡,难免伤怀。所以55岁的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遥望故乡,不忍离去……

探主旨《泊船瓜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诗人停船瓜洲,望着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不远的钟山,春风吹过,江岸一片新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识一人王安石王安石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掀起了一场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1070年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朝廷内外的极力反对,第一次变法失败,王安石被朝廷罢免丞相之职。?1074年王安石在多次拒绝未果后,再次被拜为丞相,但变法得不到支持,无奈之下,于1076年辞去官职,回到南京老家,从此寄情于山水。?1075年司马光升任丞相,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1086年

识一人王安石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日》第二次罢相前,诗风是重现实的。《泊船瓜洲》第二次赴任宰相变法无望,却不得不再次赴任。《书湖阴先生壁》《梅花》第二次罢相后,诗风开始转向写景、咏物。

推荐阅读《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传》《王安石全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