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pdf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第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第一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
一、前言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
升。而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
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
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改变现状,是农村教育面临的
一大难题。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
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
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这话足以说明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
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
成功体验是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案。因此培
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
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
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第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第2页
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即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
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
2、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而小学阶段是学
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
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
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梁启超也从曾经说过:人生
百年,立于幼学。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好的基本前提
与保证,因此小学阶段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
重要任务。我们应该遵循阶段性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在小学阶
段应该抓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做准备。
3、教育本质的需要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
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
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
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
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从小学
生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
育效果,而且是教育本质的需要。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