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点的平移》教学设计.docx
《用坐标表示点的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归纳出点的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息和正确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
重点: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究点的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难点:在坐标系中结合图形的平移变换理解和应用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错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讲授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平移?
2.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
平移的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②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回顾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做铺垫。)
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活动1】将点A(-2,-3)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写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写出它的坐标.观察它们坐标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中的平移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平移后的坐标是什么?)
总结规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将点(x,y)向左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概括的一系列逆向思维的心理操作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坐标平移的规律,也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N(-4,2),若将N
(1)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坐标为___________。
(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坐标为___________。
请观察:
将点A(-2,-3)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写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观察它们坐标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规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上平移b(bo)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将点(x,y)向下平移b(bo)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练习
1.已知点A(6,-3),请写出点A平移后的点的坐标:
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为_____________;
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为______________.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M(1,-2)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则点N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点的平移规律:
点发生左右平移时,横坐标向左减、向右加相应的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
点发生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向上加、向下减相应的单位长度
总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