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PAGE
PAGE8
其次节自然爱惜区与生态平安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爱惜区对生态平安的意义
1.运用实例,了解自然爱惜区设立的依据和类型。(区域认知)
2.运用实例,相识自然爱惜区设立的意义,提高爱惜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3.结合资料,说出自然爱惜区对生态平安的意义。(地理实践力)
1.什么是自然爱惜区?
2.我国自然爱惜区有哪三大类别?
3.我国自然爱惜区分为哪几级?
4.简述自然爱惜区设立的意义。
1.自然爱惜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自然集中分布区、有特别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爱惜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疆,依法划出确定面积予以特别爱惜和管理的区域。
2.广义的自然爱惜区:受国家法律特别爱惜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爱惜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爱惜地。
一、自然爱惜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一)自然爱惜区的设立
1.我国自然爱惜区设立的条件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爱惜能够复原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自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别爱惜价值的海疆、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须要予以特别爱惜的其他自然区域。
2.我国自然爱惜区设立现状
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爱惜区2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自然爱惜区的类型和级别
1.类型和级别
2.三大类别
类别
内容
自然生态系
统类爱惜区
主要爱惜具有确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
类爱惜区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爱惜对象
自然遗迹
类爱惜区
主要爱惜具有特别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三)自然爱惜区设立的意义
1.自然爱惜区保留了确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自然的“本底”。
2.自然爱惜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3.自然爱惜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抗自然灾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自然爱惜区是志向的科学探讨基地、宣扬教化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5.自然爱惜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漂亮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特别提示]自然爱惜区是自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探讨的自然试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探讨供应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学问、宣扬爱惜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微思索]我们为何要尽力爱惜物种的多样性?
提示: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人类探讨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袤的生存选择空间。
二、自然爱惜区与生态平安
1.生态平安
(1)概念:生态平安是指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威逼的状态。
(2)特点:生态平安具有整体性、不行逆性和战略性。
(3)生态破坏的影响
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重要性:生态平安与经济平安、军事平安和国防平安同样重要,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基石。
2.自然爱惜区与生态平安
(1)关系:自然爱惜区是我国构筑生态平安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现状: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爱惜区网络体系。
(3)设立自然爱惜区对生态平安的意义:为爱惜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平安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平平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供应了重要保障。
[特别提示]对生物的爱惜措施有迁地爱惜和就地爱惜。就地爱惜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爱惜区;人们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别的爱惜和管理,这叫迁地爱惜。
[微思索]为遏制我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可以实行哪些具体措施?
提示:退耕还林还草;禁猎、禁采沙金;实施自然林(草)爱惜工程。
我国自然爱惜区的设立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在自然爱惜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中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爱惜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爱惜区里得到较好的爱惜。
问题1(综合思维)我国的自然爱惜区有哪些类型?
提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
问题2(地理实践力)九寨沟设立自然爱惜区的依据有哪些?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