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pdf

发布:2024-09-06约1.19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致使的

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转变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壤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

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

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

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

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发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转变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初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

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

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

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

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18.Granuloma: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

节状病灶。

19.Nephroticsyndrome: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

高脂血症。

20.Pseudoutubercle:假结核结节,血吸虫感染时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由坏死物质、

类上皮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等组成,形态上类似结核性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

21.红色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供给或血管吻合支丰硕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

官,并伴有严重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呈红色,故称出血性

梗死,又称红色梗死。

22.渗出物:验证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份,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进程叫做渗出,而这些渗出的成份称为渗出物。

23.肿瘤的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道或体腔等途径,抵达其他部

位继续生长,称为肿瘤的转移。

24.角化珠: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中,镜下可在癌巢中央见层状角化物,称角化珠或爱

珠。

25.向心性肥大:高血压病时,左心室壁肥厚,心脏体积增大,但心腔扩大不明显。

26.脑软化:类似软化灶。

27.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时,纤维蛋白原大量渗出,由于心脏不断搏动,心包脏壁两

层发生不断摩擦,使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在心包上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28.点状坏死(spottynecrosis):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29.诊断性R-S细胞:为最典型的R-S细胞,细胞核为双叶核,面对面排列,核仁突出,

嗜酸性,对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30.结核球: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3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

实的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

32.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易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

原形成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一路形成假膜,又称假膜性炎。

33.角化珠:分化良好的鳞状细胞癌,镜下可在其癌巢中央区发现层状角化物,称为角化

珠或癌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