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儿童感知觉怎么发展.ppt

发布:2024-04-27约5.7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大小知觉的正确性和难易程度与知觉对象的形状特征有直接关系。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婴儿已能辨别大小。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2.5——3岁是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第32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学前儿童空间知觉(方位、距离)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狭义)第33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方位知觉的发展1.发生(1)婴儿听觉定位的能力强于视觉定位;实验(2)盲婴依靠声音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很强。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听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第34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方位知觉的发展1.发生(1)婴儿听觉定位的能力强于视觉定位;(2)盲婴依靠声音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很强。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第35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方位知觉的发展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我国: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后逐渐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第36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国外的研究:左右方位知觉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7岁)比较固定的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第二阶段:(7—9岁)开始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近年来的重复性试验指出,当代儿童左右辨别能力较上述发展的早。第37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的发展深度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程度的知觉。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第38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第39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第40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学前儿童的时间知觉(一)知觉时间的特殊性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特殊性:1.时间没有直观的形象;2.人本身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分析器。(二)感知时间的媒介生理上的变化生活事件自然界周期轮回(环境信息)记时工具第41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第42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从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第43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注意:幼儿经常以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发展幼儿的时间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是幼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AB第44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一)观察与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观察力。婴儿对事物的知觉基本上是无意、被动的。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第45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性2.持续性3.系统性4.概括性第46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观察的目的性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第47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观察的持续性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第48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观察的系统性小幼儿只能看到零碎、孤立的印象,不能发现内部联系,如小班的幼儿表面的、明显的、个别的部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