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章 货币供给.pptx

发布:2025-03-03约1.1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货币供给;第八章货币供给;8.1货币供给概述;8.1.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8.1.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层次的划分与经济运行的联系;我国货币层次三个口径的划分:;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与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

;8.2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8.2.1基础货币及其构成;8.2.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基础货币减少。

(3)对国外净债权。中央银行对国外债权表现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等。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外汇、货币黄金等,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出售外汇和货币黄金,基础货币减少。

(4)其他净资产。中央银行其他净资产是其他资产(包括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机构债权等)减去其他负债(包括中央银行债券等)的净额。中央银行其他资产增加,其他负债减少,都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相反,其他资产减少,其他负??增加,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

(5)自有资本。中央银行提高自有资本,会导致基

础货币减少;降低自有资本,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8.2.3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及机制;8.3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2)存款货币的流通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

2、原始存款的形成机制

原始存款来源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当中央银行通过收购证券、外汇和黄金以及发放贴现贷款等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并最终表现为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两种形式。假如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形式为准备金,商业银行将其贷放后将通过支付转账流入其他商业银行,则成为商业银行系统的原始存款;如果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为流通中现金,其持有者必然将现金的大部分或全部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同样也获得了原始存款。

3、派生存款的形成机制;4、存款货币的收缩机制;可以得到相应的模型。假定中央银行投放总额为A的

基础货币,在商业银行不持有任何超额准备及全部非

现金结算前提下,银行系统中相应形成总额为A的原

始存款。

;8.4货币供给理论与模型

1、货币供给模型

在现实情况下商业银行一般会持有一定的超额准备以应付提取现金等流动性需求,同时公众的结算也并非完全用非现金结算。考虑这些现实因素,可以将存款货币扩张和收缩模型,扩展得到货币供给模型。

(1)货币乘数的定义

为推导货币供给模型,首先引入货币乘数的概念。所谓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用公式表达为:

式中:m为货币乘数,M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2)货币供给量的界定;流通中现金两部分构成,用公式表达为:

;2、货币乘数影响因素;(3)现金漏损率;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3)货币供给内生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