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doc

发布:2017-04-15约6.5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体操(技巧)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为主的动作组合及体能练习 (发表于《体育教学》) 周建光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 312455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 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 年级 第 一 学期 水平目标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熟练运用前、后滚翻的技能教材名称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学习目标了解所做动作的术语名称;初步掌握完整动作;发展身体柔韧、灵敏素质;总计课时4课时顺序教学内容组 织 教 法1前滚翻1.前后滚动 2.模仿动物滚翻 3.抱球前滚翻 4.仰卧起坐2后滚翻1.夹物后滚翻 2.连续后滚翻 3.蚂蚁搬家3连续前后滚翻1、连续前滚翻接后滚翻 2、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 3.双人蹲跳4考核1、分组游戏 2、考核 评价考核标准参照“技巧与器械”教学评价表说明:1、水平目标可为一个目标,也可为多个目标(同一教材内容)但必须考虑到课时的分配,即:要与水平计划相符合。 2、本项目如定为考核项目,则最后一课时安排考核,并要定出详细考核 小学体育《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为主的动作组合》 教学思路与设计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三儿童观察模仿能力较强和辨别空间位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中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法,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等,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逐步渗透突破,从而扎实有效地完成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的技巧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2.设计特色 (1)通过“四面转法、江南style、交???转体180度传垫接力”等队列、舞蹈和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中发现交叉180度时身体的不同感知。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广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处我体验感悟的平台。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协商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能力。 3.主辅教材关系 本课两个教材内容分别是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和“双人蹲跳”,旨在考虑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与体能的齐头并进,从而足使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五年级技巧“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单元第三课时,主要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为主的动作组合的技巧。滚翻动作是发展学生肩部肌肉和躯干肌群力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更具培养空间感知、调控及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变能力。此项教材的技术性比较强,是在前、后滚翻的基础上加入交叉转体180度组合而成。结构复杂了,难度大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突出“交叉转体180度”技术重点的设计,通过“四面转法、江南style、交叉转体180度传垫接力”等队列、舞蹈和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中发现“交叉180度时身体”的不同感知。并通过教学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交叉转体动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积极性较高,可塑性极强,能很快形成条件反射,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学习前滚翻动作基础上,初步学习交叉转体180度动作。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中,学生在听、看、说、练等多种感官下共同进行,产生“我要学”的需求意识。处于这阶段的学生,敢于同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练习,在游戏中体验到失败与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前滚翻交叉180度动作概念,体会“交叉成蹲撑-转体180度”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前滚翻交叉成蹲撑-转体180度动作要领,90%以上的同学能与同伴合作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95%以上同学掌握双人蹲跳的一些技术要点。 3.情感目标: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验努力练习后的喜悦;通过互帮互助练习、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交叉转体180度;动作难点:是交叉腿的时机和方向。 六、安全措施 1.课前渗透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 3.课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及违规行为,让学生懂得安全进行体育活动; 4.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