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PPS 010-2024 红火蚁蚁群室内饲养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01
B16
团 体 标 准
T/GDPPS010—2024
红火蚁蚁群室内饲养技术规程
GuidelineforlaboratoryculturemethodofSolenopsisinvictaBuren
2024-12-16发布 2024-12-16实施
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 发布
T/GDPPS010
T/GDPPS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即扑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陆永跃、叶钦杰、彭彬、叶钦文、许益镌、刘晨浪。
Ⅰ
T/GDPPS010—2024
T/GDPPS010—2024
T/GDPPS010—
T/GDPPS010—2024
吸虫器、铁锹(铲面长30cm~35cm、铲面宽15cm~25cm)、手套(医用外科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滑石粉或爽身粉、16L~30L塑料桶或整理箱、雨靴、棉花、黄粉虫或蝗虫或火腿肠、塑料盘、
石膏板、酒精。
PAGE
PAGE1
PAGE
PAGE2
红火蚁蚁群室内饲养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火蚁野外蚁群采集和室内饲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红火蚁野外蚁群采集和室内饲养。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试管watertube
在玻璃试管(直径20mm或30mm×长200mm)中加水到离管口3cm处,用密实棉花球塞进管口
然后向下推移棉塞直到棉球完全被水浸湿为止。
人工蚁巢artificialantnest
人工蚁巢由填有1/3~2/3医用石膏或建筑用石膏的培养皿(φ22cm或9cm)底部和有孔洞(φ0.5cm)的皿盖组成。可用红色塑料纸或锡箔纸覆盖培养皿盖遮避光线使人工蚁巢更接近自然蚁巢。
婚飞蚁后newly-matedqueen
生殖雌蚁在婚飞交配后,落地褪翅,被称为婚飞蚁后。
蚁群colony
由红火蚁工蚁、幼蚁、生殖蚁等多个品级构成的具有持续存在能力的群体。
水滴法waterdropmethod
分离红火蚁与巢穴土壤的方法,通过向装有红火蚁巢穴的容器中持续滴水使红火蚁与土壤分离。
弃尸堆refusepiles
由红火蚁将剩余的食物碎片、红火蚁本身的尸体搬到蚁巢外统一堆放形成。
工具及材料
采集工具及材料
饲养材料
蚁群饲养盒宜选用透明的塑料保鲜冷藏盒。根据蚁群数量可选择40cm×30cm×10cm或30cm×25cm×10cm规格的饲养盒。高度最好10cm~15cm。蚁群饲养盒最好带有透明盖便于观察和操作。
人工蚁巢由填有1/3~2/3医用石膏或建筑用石膏的培养皿(φ22cm或9cm)底部和有孔洞(φ0.5cm)的皿盖组成(附录C图C.1)。可用红色塑料纸或锡箔纸覆盖培养皿盖遮避光线使人工蚁巢更接近自然蚁巢。石膏板(长宽≥25cm、厚度≥10cm)。
水、10w/w%糖水、蝗虫或黄粉虫或其他昆虫。
红火蚁野外采集技术
采集前准备工作
在装蚁巢的容器(桶或整理箱,40L-60L)内壁距顶部边缘30cm处及以上区域涂上滑石粉或爽身粉,同样将涂抹滑石粉或爽身粉涂于铁锹手柄处。
采集时需穿密闭性较好的雨靴或运动鞋配长筒袜,避免脚部皮肤裸露。在雨靴或运动鞋的鞋帮处涂抹滑石粉或爽身粉。
作业人员双手戴好橡胶手套。
采集天气情况
宜选择晴天、多云或阴天开展采集活动,采集时降雨或采集前1天~2天采集区域内有强降水、地面有积水,不宜采集。气温在20℃~32°C之间。
采集过程
选择蚂蚁活跃且蚁丘直径在20cm以上的红火蚁蚁巢进行采集。采集前,作业人员双手应戴好橡胶手套并涂抹滑石粉,以防止红火蚁直接爬至手臂。先将蚁巢周围荒草、石块等有碍挖掘的东西作适当清理,以方便后续操作,清理过程应避免惊扰蚁巢。使用铁锹将整个蚁巢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分多铲挖出来,迅速放到放到16L~30L桶或整理箱内。挖取的巢土顶部距离桶或整理箱的上缘距离不低于20cm,导致蚂蚁逃逸。采集时尽可能采集到有翅蚁和蚁后。挖好后,将巢坑处进行简单回土处理。
采集后运输
采集后,装蚁巢的容器应在封口处留出些缝隙或不封口,以免容器内壁的滑石粉失效,造成红火蚁逃逸。在将采集到的蚁巢运输回室内过程中,应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