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141009.ppt

发布:2016-04-13约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实践”与“小实践” “大实践”是指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的大规模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等。这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大实践”,一般应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这种实践应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这种实践,是为了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这种“大实践”应该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由学生工作系统(学生工作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主抓,思政理论课部门属于配合单位。 “小实践”指的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与理论教学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实践环节。它侧重于感性的、直观的、具象性的、便于学生参与的一些活动。通常包括播放教学录像、组织课堂讨论、举办征文写作,以及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一些故事性、实践经验型的专题讲座。严格说来,这应该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环节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习理论、理解理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重视了思政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止出现另一种倾向,即希望由思政理论课教师承包下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或者叫实践教学,使得思政理论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实践教学上,而放松了理论上的追求,产生不重视理论教学的倾向。 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角度,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思想政治课”是这类课程的性质定位,“理论课”是这类课程的品位要求。 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帮助并指导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简称为“思政课教学部”,这是不妥当的,而应该叫“思政理论课教研部”。 片面强调实践教学,自觉 不自觉地忽视理论教学,这种情况在专科院校中表现得更明显些,需要注意加以纠正。 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理论教学是思政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我们不能以学生不喜欢理论学习,而主张用实践环节去迎合学生,结果造成学生更加不重视、不喜欢理论学习的情绪和倾向。 近来,有一种教学模式给高校思政理论课带来了重大影响:“幕课”。欢呼者有之(“这将是思政理论课的一次学习革命”),反对者有之(“这将给思政理论课造成严重干扰”)。 特别是,几所大学今年3月推出的“基础”幕课,通过运营商—卓越智慧树,在短时间内很快推广到全国7个省市区、包括26所高校近8000名大学生通过共享课程平台选修了这门课程。 到底应该怎么看“幕课”? 幕课(Massive 0pen 0nline Courses 简称 MOOC) 其本意是“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发端于2011年秋天的美国。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幕课元年”。 2013年幕课这种教学模式传入中国,多数翻译为“慕课”。有人预言,随着“慕课”的推广,一般院校将不复存在,大多数教授将沦为助教。 随着“基础”课幕课的推广,很多学生表示有兴趣,一些学校领导积极相应,不少思政理论课教师产生疑惑甚至“恐惧”。 幕课对于那些知识层面的教学会有一定作用,而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究竟怎样使用,如果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怎样才能保证管理,我们没有经验,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对待。 可以在小范围进行试点,注意总结经验,但要在校外推广必须慎重,包括需要经过批准。 思政理论课总体上属于讲道理的课程,而不是单纯知识层面的内容,它需要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心贴心地讨论问题,而不可能全国学生看着屏幕来完成。 思政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是经过中央最高领导层审定的,各地区和学校不能自己决定。 任何一种方式的采用,都应该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都应该有利于思政理论课教师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目前很多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幕课不能大规模地推广,不能代替其他院校任课教师的工作,不能影响思政理论课的正常教学秩序。 我们要发挥各所大学的积极性,而不是去压制其他学校的积极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助教、教师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