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专题训练六“”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pptx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六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2鉴别物质的基本方法Ⅰ.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Ⅱ.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或颜色改变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其过程一般分为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
3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镁条C.氧化铜 D.硫酸钠溶液D解析: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4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NaCl、KCl B.CaCO3、CaCl2C.CuSO4、Na2CO3 D.NH4NO3、NaOHA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解过程中,温度均变化不大,现象相同,无法区分;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水溶解,可以区分;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
53.下列方法能区分N2和CO2两瓶气体的是 ()A.观察颜色B.闻气味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D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均没有颜色,不能鉴别。B.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均没有气味,不能鉴别。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
64.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硫酸、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A.O2 B.NaOH溶液 C.铁片 D.稀硫酸D解析:氧气与稀硫酸和碳酸钠均不反应,不能用于鉴别稀硫酸和Na2CO3溶液,A错误;氢氧化钠与碳、氧化铜、碳酸钠均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两组物质都不能鉴别,B错误;铁片与碳、氧化铜均不反应,不能用于鉴别C和CuO,C错误;碳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稀硫酸可以用于鉴别两组物质,D正确。
7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分别加入水中,测量溶液温度变化B鉴别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取样,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C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塞,观察现象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C
8?
96.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相互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H2SO4NaOHCuSO4 B.HClCa(OH)2NaClC.Na2CO3CaCl2BaCl2 D.KNO3Na2SO4FeCl3A解析:A.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硫酸,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盐酸与氯化钠、氢氧化钙与氯化钠均不反应,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氯化钙、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均产生白色沉淀,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氯化钙、氯化钡溶液。D.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氯化铁与硫酸钠、硝酸钾都不反应,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107.如图所示,某河旁甲、乙、丙、丁四个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分别含有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钠、稀盐酸中的一种,某同学对1、2、3、4处水质监测时记录了以下现象。?1234现象无色溶液蓝色浑浊浑浊消失产生气泡(1)根据现象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水中溶质的成分依次是?(填化学式)。?NaOH、CuCl2、HCl、Na2CO3
11解析:(1)2处产生蓝色浑浊,3处浑浊消失,说明3处是产生的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盐酸反应,4处产生气泡,故4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1处是无色溶液,到2处产生蓝色浑浊,说明1处含有氢氧化钠,2处含有氯化铜,故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的溶质成分:甲是氢氧化钠,乙是氯化铜,丙是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