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相色谱分析硕.ppt

发布:2023-09-04约6.72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一)噪声与漂移 (二)灵敏度 (三)检测限 (四)最小检出量 第三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噪声与漂移 1.噪声:无样品通过时,由仪器本身和工作条件等偶然因素引起基线的起伏 2.漂移:基线随时间向一个方向的缓慢变化,以一小时内的基线水平变化来表示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灵敏度(响应值,应答值) 1. 灵敏度定义:单位量的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信号大小 m最大为最大允许进样量,超过此量时,进样量与响应信号不逞线性关系 S=ΔR /Δm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Sc—灵敏度(mV mL/mg); A—峰面积(cm2) Fo—检测器体积流速(mL/min); m—进样量(mg); C1—记录仪纸速(cm/min); C2—记录仪灵敏度(mV/cm) 2.浓度型检测器的灵敏度(Sc) Sc=AC1C2F0/m 1mL载气中含有1mg样品时检测器给出的毫伏数;进样量与峰面积成正比;进样量一定时,峰面积与流速成反比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质量型检测器的灵敏度(Sm) A—峰面积(cm2); m—进样量(mg) C1—记录仪纸速(cm/min); C2—记录仪灵敏度(mV/cm) Sm=60AC1C2/m ; (mV s/g) 1s内有1g样品进入检测器时给出的毫伏数;进样量与峰面积成正比;进样量一定时,峰面积与流速成无关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三) 检测限 定义:检测器恰能产生和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3倍噪声信号),在单位体积或时间需向检测器进入的物质的质量 浓度型: 质量型: D=3RN/SC; D=3RN/Sm 检测限决定于灵敏度和噪声,是衡量检测器或仪器性能的综合指标;要降低仪器的检测限,必须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抑制噪音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四)最小检出量Q0 定义:检测器恰能产生和噪声相鉴别的信号(3倍噪声信号)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或最小浓度,以Q0表示 质量型:Q0=1.065W1/2*D 浓度型:Q0=1.065W1/2*F0*D Q0不仅与检测器性能有关,还与柱效率及操作条件有关,色谱峰半宽度越窄,Q0就越小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组成 色谱柱组成 柱管 固定相 填充柱:2-4米柱长,2-6mm内径 毛细管柱:几十米-几百米柱长,0.1-0.5mm内径 载体+固定液—气-液分配色谱 固体吸附剂—气-固吸附色谱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气-液分配色谱固定相 固定相:载体+固定液 (一)载体(担体) 1.定义:是一种化学惰性的,多孔性的固体颗粒,它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大的惰性表面,用以承担固定液,使固定液以薄膜状态分布在其表面上 2.要求:比表面积大(多涂渍固定液);无吸附性(不吸附被测组分);化学惰性(不与固定液发生化学反应);热稳定性好,一定的机械强度;均匀细小的粒度,过细,柱压增加,不利于操作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载体分类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载体的处理方法(钝化,减弱化学活性) 第四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固定液及其选择 1.对固定液的要求: (1)操作柱温下固定液呈液态(易于形成均匀液膜) (2)操作条件下固定液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 (3)固定液的蒸气压要低(柱寿命长,检测本底低) (4)固定液对样品应有较好的溶解度及选择性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 固定液与组分的作用力 a)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瞬时偶极之间静电吸引); 色散力与沸点成正比 b) 诱导力——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偶极与瞬时偶极之间静电吸引) c) 取向力——极性与极性分子之间(偶极与偶极之间静电吸引);取向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d) 氢键力——强度介于化学键力和范德华力之间的静电吸引,亦属取向力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 固定液的极性表示方法 相对极性P :规定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的极性为0,强极性固定液β,β-氧二丙腈的极性为100,以物质对正丁烷-丁二烯或环已烷-苯在角鲨烷、β,β-氧二丙腈及待测固定液上分离得到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