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

发布:2023-04-26约2.7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己 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小学数学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 采用网络技术手段后,使数学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 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本文在参考一些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的 教学目标 ,就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前言 2020 年 2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0 年工作要点》 中提到要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 学”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从这些教 育政策中可见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运 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科技化、信息 化和现代化,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新要求的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 战略选择。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师方面 小学数学教职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调查显示,目前部分数学教师认 为信息技术进课堂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在课堂上只用于展示和汇报上, 而不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数学教学重点内容的探究、难点内容的突破、思 维训练的辅助、核心素养的发展等方面。课堂上常常只是多媒体或课件时会出现: 超时超量“信息轰炸”、人机关系处理失当(“电灌”、“黑板搬家”)、成为 技术手段的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肩负起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的重任。 2.2 学生方面 一般来讲,小学学生大多由于较为活泼好动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和专注力,再 者,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机、电脑等的诱惑也会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目前小学学生需求。 2.3 教学措施方面 教师信息化深度融合水平低,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合理。调查显示,目前诸 多数学教师只是单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下载课件,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 虽然工作量得到了有效降低,但是该技术的其他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小学数 学信息化教学变得过于形式化以及片面化。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 3.1 变革教学内容 3.1.1 微课,慕课视频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内容 微课,慕课视频具备方便应用、短小精悍、结构紧凑以及主题突出等优势。 依据这一特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及目标,精心选择微课、慕课视频,或自己设 计制作微课视频,将其发布到教学平台中。呼吁学生通过视频观看,独立学习数 学新知识,在掌握自身学习进度的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数 学教学的创新及教学水平的加强。 3.1.2 本土新兴元素融入多媒体课件 新媒体下的内容更加多元,且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中小学数学要求学生系统 掌握各项基础知识内容,学习具有更多统一性,因此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的微课与慕课,其内容不止局限于教学重难点,同时还包括网络、媒体等各种新 兴媒体中,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其他知识信息,如短片动画,数学故事等,从 而利用丰富多元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1.3 网络资源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虽然慕课和微课中均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因此 有必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效用,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 整合与充分利用。不仅如此,学校也能够运用网络媒体进行相互沟通,实现各自 优势资源和教育信息的共享传输,课融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资源、优质课 程等,使网络资源成为教学的延伸。 3.2 变革教学方式 3.2.1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支持,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 加大投入,增加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也应 该重视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 业自主发展能力。在管理者和决策者层面,对学校信息化规划设计、学校信息化 环境创设、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学习资源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应聘请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2.2 3.2.2 引入情境,实现教学情境化 从教学实践来讲,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创设情境。小学学生活泼好动,相当 一部分学生很有表现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解方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数学文化故事,通过趣味的图片演示 (如图 1 笛卡尔心形曲线)技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3.2.3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在进行信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