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疏通一、二段文字。学习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词类活用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 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3、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形容词用作动词,行节俭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厚的境界 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6、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7、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 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人 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动词作名词 , 有才能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文言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 4、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省略句) 一词多义 以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表转折,“却”)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介词,“把”) 3、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介词,“用”) 4、 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 5、 则思知足以自戒 (表目的,“来”) 6、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表修饰) *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诤臣—魏征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有《魏郑公文集》。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