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课 创建数据表》教案.docx

发布:2024-05-25约1.4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而优教有方

PAGE2/NUMPAGES2

《创建数据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认识Excel界面。

2、创建工作簿及工作表。

二、教学目标

1、会使用单元格,认识单元格的行、列。

2、学会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的地方。

3、会在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列宽。

三、教学重点

会在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列宽。

四、教学难点

会在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列宽。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打开Excel认识界面

师:操作提问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Excel”,启动Excel软件,选择“空白工作簿”,创建工作簿后的界面如图4-1所示。

观察界面,将其与Word、PowerPoint应用程序的界面相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按步骤启动Excel,观察Exce1窗口,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1.工作表及工作簿

师:Excel的工作区看上去是若干张等待填写的空白表格,这些表格被称为工作表。每个Excel文件可以由多个工作表组成,每个工作表以工作表标签命名,正在被编辑的工作表称为活动工作表。通常Excel文件被称为工作簿,其文件扩展名为“.xlsx”。

2、单元格及单元格地址

工作表的左侧和顶部分别有行、列的标识。“行”默认由数字1、2、3、4……顺序表示,称为“行号”;“列”默认由字母A、B、C、D……顺序表示,称为“列标”。行列相交处的每个格子叫作单元格,单元格是Exce1用来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在工作表上突出显示的单元格为活动单元格(又称选定单元格或当前单元格),选定的单元格将受到当前操作的影响。单元格用它所处位置的行号和列标表示,列标在前,行号在后,如D3,也把D3称为单元格地址。

3.区域

若干相邻单元格一起组成的矩形区被称为一个区域,我们习惯用左上角单元格和右下角单元格的地址来表示区域地址,中间用“:”分隔,如A1:D10或B5:J40等。

生:阅读教材,聆听老师讲解。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Excel界面。

输入数据

师:讲解、演示操作

1.输入标题

(1)单击A1单元格,使其成为活动单元格;

(2)输入“各年级视力不良人数统计表”;

(3)通过回车键结束单元格数据的输入。

2.输入表头

在第2行输入表头,如图4-2所示。表头中所列每一项信息都应该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并且字段尽量细化到不可再分。要统计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就需要有学生人数和视力不良人数,同时年级信息也是必要的。

3.调整列宽,使数据显示完全

我们发现图4一2中的表头有些数据的宽度超出单元格默认的宽度,不能完全显示,这时,可以通过调整列的宽度将数据完全显示出来。将鼠标放到C列和D列之间,当光标变为“+”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直到内容显示合适后再松开。

4.输入数据信息

按文字材料内容,将数据输入数据表中。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单元格将数据输入,但如果有一些相同或有序的数据,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实现数据的快速输入。

Excel中常用的数据分为字符型和数值型数据。在默认的情况下,单元格中的文本靠左对齐,单元格中的数字靠右对齐。

生:边听边看边操作。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完成数据的输入,掌握基本的Excel表格的操作方法。

保存文件

师:单击“保存”按钮,以“各年级视力不良人数统计表”为名,将文件保存到指定位置,注意观察文件的扩展名为“.xlsx”。

生:保存文件。

【设计意图】养成随时保存文件的操作习惯。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创建数据表

1、认识界面

2、输入数据

3、保存数据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