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质粒DNA的转化.ppt

发布:2024-05-08约小于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CIS技术交流Microsoft实验三质粒DNA的转化转化:将外源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宿主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过程实验原理宿主细胞:大肠杆菌(E.coli)DH5a菌株感受态:细胞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能自主复制和表达其携带的遗传信息。TRV2-PDS质粒图谱质粒的转化原理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置于0℃、CaCl2低渗溶液中,菌细胞膨胀成球形(感受态细胞);外源DNA分子在此条件下与Ca2+结合形成抗DNA酶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在细菌表面;经42℃短暂热激处理,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促进细胞吸收DNA复合物。单菌落(克隆)转化子的筛选含Kan的选择性培养基已转化的细菌(工程菌)能在含Kan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克隆),而未转化的细菌则不能生长培养皿实验流程20ul感受态细胞+5ul质粒DNA轻轻旋转混合37℃,150r/min振摇30min冰上放置30min取100ul涂布于含Kan培养基42℃,热激90s室温放置使液体吸收冰浴5min37℃倒置培养12~16h加1mlLB培养基注意事项1.感受态DH5α细菌很脆弱,加入TRV2质粒5μl后,要轻轻旋转混合,禁止剧烈振摇或吹打。2.42℃水浴90秒,时间和温度要准确,中途不能摇动离心管。注意事项3.无菌操作要严格,防止外界细菌污染。4.细菌铺板密度不能过高,倒置培养时间不能过长(12~16h内)。思考题转化实验中在含Kan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实验组出现菌落,但阴性对照也有菌落出现,说明了什么?请分析原因。MCIS技术交流Microsof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