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 单项).docx
第3章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单项)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基因与DNA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5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是DNA的一部分,具有遗传效应。
2.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3.能够运用基因的概念解释生物学现象。
三、教学内容
1.基因的定义与特点
2.基因与DNA的关系
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基因的遗传效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染色体、DNA等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讲解基因的概念、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等知识点。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因概念、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基因是DNA的一部分,具有遗传效应”的生命观念,理解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基因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基因的概念解释生物学现象。
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掌握基因与DNA的关系。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染色体、DNA等概念。他们对基因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2.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知识普遍感兴趣,尤其是基因与遗传相关的现象。
3.能力水平: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基因的相关知识。
4.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听讲获取知识,有的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
5.困难与挑战:学生在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基因的遗传效应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2.教学活动:设计基因知识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基因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学媒体:使用PPT、网络资源等教学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基因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和DNA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要探讨基因这个重要概念。请大家回顾一下,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DNA在染色体中扮演什么角色?(学生回答)好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3章第4节,让我们一起学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新课讲解(15分钟)
(1)基因的定义与特点
同学们,基因是DNA的一部分,具有遗传效应。换句话说,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请大家注意,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而不是整个DNA分子。
(2)基因与DNA的关系
基因和DNA紧密相关,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而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以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发挥生物学功能,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这种排列方式称为基因座位。基因座位决定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方式。
(4)基因的遗传效应
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特性。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具有显性基因的生物表现出的性状,而隐性遗传是指具有隐性基因的生物在表现型上不显现,但在后代中可以遗传。
3.案例分析(15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以更好地理解基因的遗传效应。案例:假设有一对父母,父亲是高茎植物,母亲是矮茎植物。他们的后代中,有些是高茎植物,有些是矮茎植物。请同学们思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