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案.doc

发布:2018-10-23约1.61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的内容: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揭示相关的知识内在联系,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的计算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为后面学习比、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 四、单元课时安排 1.倒数 1课时; 2、分数除法 2课时 3.解决问题 4课时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体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写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计算、分类,初步感知倒数的特征 1.独立计算,回顾旧知。 (1)教师出示几道分数乘法式题(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题与另外补充的四道结果不为1的算 式)。 (2)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几组题,小组内检查并订正。 (3)请个别学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分子与分母的约分。 (设计意图:在“倒数的认识”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分子与分母之间的约分凸显了乘积为1的分数乘法的特殊性,为倒数的认识提供了感知基础。) 2.算式分类,关注算式特点。 师:观察这些算式,如果将它们分成两类,怎样分? 学生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有多种,在汇报交流时突出以乘积是否为1来分类。 3.观察发现,交流算式特点。 让学生说说乘积为1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倒数,为学生准确、顺利地导出倒数的定义作好铺垫。) (二)逐层深入,认识倒数 1.了解概念。 出示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给出倒数的范例: eq \f(3,8) 和 eq \f(8,3) 互为倒数, eq \f(3,8) 的倒数是eq \f(8,3) 。eq \f(8,3) 的倒数是 eq \f(3,8) 让学生说说上面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当学生说“5和eq \f(1,5) 互为倒数”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5的分子是几?分母是几?概括 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2.理解概念。 ‘ 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对定义中关键要素的理解: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除了两个数的积为1外,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如果一个数大于1,另一个数一定小于1。 3.练习巩固。 出示教科书第29页第1题;让学生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辨析,深入理解倒数的意义。有了第一环节对倒数的初步感 知,学生很容易“定义”倒数,但是未必能准确理解倒数中的关键要素,因此本环节通过分析 定义中的关键要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倒数的概念。) (三)交流探讨,会求倒数 1.探讨方法。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在汇报时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 eq \f(3,5)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eq \f(5,3) eq \f(3,5) × eq \f(5,3) 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eq \f(1,6) 6 ×eq \f(1,6) 2.思考特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