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程监视和测量管制程序.doc

发布:2025-03-03约3.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司LOGO

xxx公司

文件编号

版次

过程监视和测量管制程序

页次

PAGE5/4

制订部门

品质部

过程监视和测量管制程序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行日期:生效日期:

序号

修订生效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版次

页数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0目的

为监控并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保过程满足产品实现与客户之需求,特制定此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0定义

3.1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3.2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4.0权责

由总经理指定人员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各部门协助执行。

5.0作业内容

5.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关键管理要素应设定明确目标,并做成《部门目标统计表》对管制项目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检讨改善。

5.2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与测量通过不同层次的监视与测量方式来实施,包括管理评审、供货商评审、仓库与交付控制、生产控制、产品测试、客户满意度调查、岗位能力评估等,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来达到改进的目的。

5.3对质量管理体系之文件系统的监视与测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5.3.1.质量手册所表述的内容、删减细节与合理性是否符合ISO9001:2015标准要求。

5.3.2.文件制订、修订、作废、分发、回收、销毁、标识是否依《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规定执行,并保证需要的场所均能得到有效的版本。

5.3.3.程序文件有无规定之项目在本公司未实施且将来也不会实施,而未作相应之作废。

5.3.4.有无影响质量之过程未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5.3.5.记录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5.4对品质活动的监视与测量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5.4.1.总经理对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重要性有无向组织传达并被接受和遵从,以及做到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5.4.2.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无制订并被接受与认同,对质量目标是否采取测量方法评估。

5.4.3.管理评审的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成效。

5.4.4.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完整性。

5.4.5.职责与权限是否界定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公司是否出现有责无权之人员或有权无责的现象。

5.4.6.信息交流程序的实施效果,因沟通不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及对质量目标的达成造成影响。

5.5对人力资源提供过程的监视与测量包括以下内容:

5.5.1.岗位人员能力的界定有无疏漏或过剩。

5.5.2.在岗人员的能力、意识有否达到相关的要求。

5.5.3.培训能否满足需求。

5.6对基础设施资源提供过程的监视与测量包括以下内容:

5.6.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有否不足而引起产品的不合格。

5.6.2.过程设备(包括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夹具、治具、硬件和软件)有否不足而引起产品不合格。

5.6.3.必要的支持性服务设施(如电话、传真、网络服务、运输服务等)有否不足而引起产品不合格。

5.7对工作环境资源提供过程的监视与测量包括以下内容:

应对相应产品所需的生产、测试条件的适用性作评估,并检讨相关项目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通风性、噪音等符合要求。

5.8对产品实现的监视与测量

对产品实现的策划有否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不一致,策划内容是否充实、完整,其输出有否适合本公司运作。

5.9对客户需求的监视与测量

5.9.1.在现有沟通管道下,客户规定的要求(交期、服务、产品特性、法律规定等)和本公司规定的附加要求能否被有效地确认。

5.9.2.产品在生产前是否做到所有要求均得到评审并取得一致,并且本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需求.当产品要求变更时有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传递。

5.9.3.针对顾客的沟通是否充分,并检讨能否采用更便捷适宜的沟通方法。

5.10设计开发的监视与测量

5.10.1.新设计产品是否能满足客户要求。

5.10.2.新产品试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5.11采购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5.11.1.现有供货商是否能满足公司的需求。

5.11.2.采购信息能否满足充分性与适应性。

5.11.3.采购过程中商定的检验方法与活动能否适用。

5.1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监视与测量

5.12.1.生产过程及交付服务应规定适宜的文件、设备及方法,具体可检讨如下内容的适宜性:

5.12.1.1.产品特性、规格数据。

5.12.1.2.相关的作业指导书。

5.1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