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2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2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2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发展历程。本课与课本紧密相连,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外交成就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感的公民。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和历史意识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历史,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具体成就,学生可能掌握得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他们喜欢通过故事和实例来理解历史。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听觉信息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偏好阅读和讨论。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对新外交政策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对于外交成就的细节和影响缺乏系统性认识;三是将外交政策与国内政治、经济变化相结合的能力不足。此外,学生可能对复杂的外交关系和事件感到困惑,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和辅助材料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介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成就,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外交事件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交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外交历史图片和纪录片,增强教学趣味性。
2.网络资源整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数据库等,进行自主学习。
3.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如虚拟历史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影像,如开国大典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中国为何需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背景(5分钟):
-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
-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2.讲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过程(10分钟):
-介绍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
-讲解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意义。
3.分析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就(5分钟):
-介绍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升。
-列举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问题、中美建交等。
4.讲解外交政策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5分钟):
-分析外交政策对国内稳定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密切关系。
5.用时:20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如何评价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用时:1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本节课内容,随机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如何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用时:5分钟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