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2015届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发布:2016-11-21约6.7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2015届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简答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考生务必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并填涂好姓名、科目、试卷类型、准考证号。其它题目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页对应题目所指定的区域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水和无机盐 ④激素 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 D.②③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3、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4、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 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 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6、下图中的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7、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后草原的演替 B.弃耕后农田的演替 C.火山岩的演替 D.被完全砍伐的森林的演替 8、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9、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11、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1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