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苏省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中国人的姓名一般是姓在
前名在后,某些国家则是名在前而姓在后。中国人如此强调姓反映的实质(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王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处“新皇帝”是指(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雍正帝
3.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是( )
A.教育制度 B.选官制度 C.考试模式 D.经济发展模式
4.“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评
价(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行使军权 B.审核政令 C.协理奏章 D.跪受笔录“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制度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 B.开创察举制
C.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
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8.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秦朝郡县制示意图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事务 B.都是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C.体现了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D.参与机要政务但无决策权
10.“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原则?( )
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3.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调整罗马人与外人关系的法律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19.右图是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德意志帝国》书影。人们
研究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历史,获得的正确史实是( )
A.德国皇帝“临朝不理政”,宰相俾斯麦行使行政实权
B.德国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C.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受皇帝控制,没有立法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