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11课《分享青春风采》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docx
第二单元第11课《分享青春风采》说课稿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
一、教材分析
《分享青春风采》是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材第二单元第11课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分享和传播的能力。本课与课本相关联,符合教学实际,注重实用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设计,该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在知识层面,学生对信息检索、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策略掌握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依赖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弱等问题。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教学中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新媒体传播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营造互动式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青春期的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分享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的作用。
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你们在使用新媒体时,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新媒体传播技巧和策略的兴趣。
3.设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方式,掌握信息分享和传播的技巧。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新媒体传播特点:介绍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2.新媒体传播方式:讲解新媒体传播的常见方式,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博客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信息分享和传播技巧:介绍信息分享和传播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等,并举例说明。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新媒体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帮助学生理解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策略。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安全地分享个人信息?
-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练习操作: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传播,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策略?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2.学生讨论:学生就新媒体传播的影响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策略。
2.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与伦理》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的培养》
-《网络谣言的识别与应对》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新媒体传播的原理和技巧。
-学生可以关注国内外知名新媒体平台,分析其传播策略和成功案例。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新媒体作品,如短视频、博客等,锻炼信息传播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线上或线下的新媒体活动,与同龄人交流学习心得。
3.知识点拓展:
-新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新媒体伦理道德:探讨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如隐私保护、信息真实性等。
-新媒体传播技巧:学习如何撰写吸引人的标题、如何编辑优质内容、如何与受众互动等。
-新媒体营销策略:了解新媒体营销的基本原理,如精准定位、内容营销、互动营销等。
4.实用性拓展: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一个小型新媒体营销活动,如校园活动宣传、公益项目推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