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二十四 尿药法测定核黄素片剂消除速度常数.doc

发布:2020-06-22约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十四 尿药法测定核黄素片剂消除速度常数 一 、实验目的 熟悉尿药法在药物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掌握尿药法计算消除速度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物在体内过程是一个整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观察一个方面的变化,常可间接地认识另一方面的情况,所以药物在体内的速度过程变化规律,既可用血药法来估算,也可用尿药法来估算。 在多数情况下,尿药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精密度好,测定方法较易建立,而且取样方便,受试者可免受多次抽血的痛苦。因此,在体内药物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除条件下,通常可用尿药法估算消除速度常数、生物半衰期等动力学参数。尿中原形药物的瞬时排泄速度,可用下列微分式表示: =KeX (1) Ke为表观一级排泄速度常数,Xu为t时尿中原形药物的累计排泄量,X为t时间体内存有的药量。 在静脉给药时,体内药量的经时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X=Xoe-kt (2) Xo为给药剂量,K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 将(2)式中X值代入(1)式后得: =KeXoe-kt (3) 两边取对数得: log=logKeXo- (4) 由(4)式可见,原形药物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其斜率为-, 与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所求的斜率相同。(4)式适用于静脉给药后求算消除速度常数。 若口服给药,则体内药量经时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X=(e-Kt—e-Kat) (5) Ka为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 尿中原形药物的瞬时排泄速度可用(5)式代入(1)式得: =(e-Kt—e-Kat) (6) 当KaK,t充分大时,则e-kat→0,(5)式简化为: =e-Kt (7) 两边取对数得: log=log— (8) 由上述关系式可见,若以l dXu/dt ogXu/dt对t作图,可得到一条二项指数曲线,从其后段直线的斜率可求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K。 由于尿中原形药物排泄速度的瞬时变化率是不可能用实验方法求算的,通过实验只可求出平均排泄速度,设在一段时间间隔Δt内药物的排泄速度量为ΔXu,则平均排泄速度为,这样(4)或(8)式可改写如下: log=logKeXo—t中 (9) log=logt中 (10) 由于实验中采取平均排泄速度代替瞬时排泄速度,求得的消除速度常数K会出现一些误差。但若以恒定的时间间隔集尿,其时间间隔不大于一个药物的半衰期时,则仅发生2%以内的偏差。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服药及尿样收集 服药前一天收集24小时尿液,每次收集尿液后量体积,取10ml保留,其余倒掉。 临服药前排空小便。 早餐后立即服用核黄素片三片(5毫克/片),用温水吞服不嚼碎,记录服药时间。 按药片服下后的第2、4、6、8、10小时收集尿液,用量筒取并记录尿液体积,然后,将尿液倒入盛有0.2毫升冰醋酸的刻度试管内至20毫升,摇匀,于阴凉避光处保存。 注意点: (1)每次收集尿液后饮200毫升左右水以维持尿量。 (2)每次大便时收集小便,切勿损失。 (3)试验期间(包括服药前一天)控制食谱,不能吃含有核黄素的食物,如:蛋类、牛奶、麦乳精、奶糖等。并不得服用含有B族维生素的药品。 尿液中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原理: 核黄素的异咯嗪环上具有活泼的双键,能接受和放出氢原子,在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的作用下,能还原为无色双氢核黄素,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由加入保险粉前后二次测得的吸收度(核黄素在波长444nm处有吸收)的差值,来计算尿液中核黄素的含量。 2.方法 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 干燥2小时的核黄素对照品50毫克于500毫升容量瓶中,加0.02mol/L醋酸液稀释至300毫升,置水浴加热溶解后,放冷至室温,用0.02mol/L醋酸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毫升中含核黄素100微克,然后加入甲苯覆盖上面,置凉暗处保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标准液0.1、0.3、0.5、1.0、2.0、3.0毫升分别置于10毫升容量瓶中,用酸化蒸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