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单元第四课时.doc

发布:2016-07-03约1.4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有趣的七巧板 课型 活动课 第几 课时 4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法:情境演示 学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流程(试用)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 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学生观察 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学生观看 说说自己看到的 七巧板 学生观察拼出的图案 说说拼成了什么?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流程(试用)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2)比比想想。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3)任意选择拼图。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把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 拿出七巧板观察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试用) 板书设计 补 充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 页(总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