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同步练习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同步练习设计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同步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标调正确的项是( )。
A.白垩纪(è) 掰开(bāi) 相悖(bó)
B.颌缘(hé yuán) 轮廓(kuò) 鱼鳖(biē)
C.两栖(qì) 湖泊(pō) 复辟(pì)
D.开辟(bì) 恶劣(liè) 稀有(x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为( )。
A.这事实也为泛大陆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B.这类动物又不是海生的,无飘洋过海能力。
C.估计生活时颔缘上长有角质套。
D.这些不同大陆上发现的水龙竞如此相似。
3.选出句型不同的一项( )。
A.你会发现,南非西海岸的凹凸情况和南美东海岸的凸凹情况多么吻合。
B.我们知道,一个属种的生物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
C.有人认为,发现化石种类的多寡不足以作为定论的依据。
D.如果你感兴趣,请注意看看世界地图。
4.选出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 )。
A.本文作者是一位古生物学家,他通过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经过大量的验证,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B.有许多化石支持大陆漂移学说,其中以水龙兽最著名。
C.生物学有共识:同一属种的生物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
D.大量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的事实说明:发现化石种类的多寡不足以作为定论的依据,因为尚未发现不等于没有。
二、判断题
1.大陆漂移学说认为:距今2亿多年前,至少南方几个大陆,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大陆和印度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称冈瓦纳大陆,自侏罗纪(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2.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生物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
3.本文开头从看世界地图的发现起笔,容易激发读者探究的兴趣。
4.《古生物与大陆漂移》的作者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叶祥奎,他从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提供了许多支持这一学说的依据。
5.本文列举了许多正面事例,以中龙最为详细,水龙兽次之,其他则一笔带过,材料的运用有点有面,很有说服力。
6.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为后来的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等开辟了探索的路径。
7.本文从古生物化石的角度,提供了许多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例证,作者的学术观点倾向相当鲜明。
三、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注意看看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南非西海岸的凹凸情况和南美东海岸的凸凹情况多么吻合,就像一块大饼被掰开似的。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一门学问,叫“大陆漂移”假说。这个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创建的。他是根据大陆轮廓、地层、古生物等资料提出的。这一学说认为,从[甲]末期至[乙]中期a距今亿年至2亿多年前b至少南方几个大陆c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大陆和印度大陆曾经是个整体,称冈瓦纳大陆,自[丙](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1.在[甲][乙][丙]处的年代依次正确的是( )。
A.侏罗纪 石炭纪 三叠纪
B.石炭纪 三叠纪 侏罗纪
C.三叠纪 侏罗纪 石炭纪
D.侏罗纪 三叠纪 石炭纪
2.a、b、c处标点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解释词语
吻合:
假说:
4.用横线画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5.试分析文章开头的好处。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然而,科学是(复杂 繁复)的。我们看到,一方面,许多古生物的事实支持大陆漂移假说,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古生物事实与大陆漂移学说(相反 相悖)。如有人对南美、非洲、大洋洲发现的早白垩纪四足动物种类作一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洋洲有11科13种,南美8科9种,非洲16科21种。三大陆之间的比较表明,这一时期大洋洲的陆生四足动物与非洲和南美的差别远大于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差异 差别)主要反映在动物群的百分比特征方面。还有,晚白垩纪时,南美有46个陆生脊椎动物的属,非洲15属,印度8属,大洋洲(就 则)仅1属。按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白垩纪时,南美、非洲应与大洋洲相连一起或靠得很近,不应该出现上述悬殊现象。
1.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垩”、“悖”、“脊”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è bèi jǐ
B.yà bó jí
C.tǔ bèi jī
3.“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古语说:(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