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DBXX/XXXXX—XXXX
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鸡枞熟料袋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场地选择、栽培时期、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培养料及配方、栽培袋制作、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控制措施、采收、采收后管理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20413过磷酸钙
GB8868蔬菜塑料周转箱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9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19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QB1014食品包装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菌种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3.2接种
菌种移植到培养物中的操作
3.3灭菌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2
DBXX/XXXXX—XXXX
3.4栽培
人工培育食(药)用菌子实体或菌核的过程。3.5熟料栽培
利用经灭菌处理的培养料进行的栽培。
3.6覆土
将覆土材料覆盖在已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表明。
3.7病虫害综合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产地环境
生产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生产用水各项监测指标应符合GB5749要求,栽培基质处理和各项指标符合NY/T5010的规定。
栽培场所应选择无污染源地点,远离禽畜舍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地。要求地势平坦开阔、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清洁。可选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作为栽培场所。
5栽培时期
春栽4月~5月份进行出菇菌袋制作,秋栽8月~9月份进行出菇菌袋制作,设施条件下可进行周年栽培。
6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
6.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大规模生产前必须经过出菇试验。
6.2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要求,。菌种质量符合NY/T1742的要求。
7培养料及配方
7.1主要原料
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秸秆等,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
7.2辅助原料
麦麸、稻糠、玉米粉、豆秸、豆粕、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过磷酸钙符合GB20413要求。
7.3培养料配方
3
DBXX/XXXXX—XXXX
表1培养基配方
配方名称
成份
配方Ⅰ
阔叶木屑50%、玉米芯32%、麦麸10%、玉米粉5%、过磷酸钙1%、石灰粉1%、石膏粉1%
配方Ⅱ
棉籽壳50%、玉米芯34%、麦麸10%、豆饼粉3%、石灰粉2%、石膏粉1%
配方Ⅲ
玉米芯72%、豆秸10%、麦麸10%、玉米粉4%、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粉1%
配方Ⅳ
玉米秸秆40%、玉米芯40%、麦麸14%、豆饼粉3%、石灰粉2%、石膏粉1%
8栽培袋制作
8.1培养料配制
将木屑、玉米芯、秸秆、棉籽壳等主料预湿,充分吸水至含水量为70%左右,把石灰、石膏粉加入到麦麸中充分混拌均匀,再按照配方配比将全部原料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调至62%~66%,即用手稍用力握培养料成团,指尖有水渗出且无水滴落下,即可装袋。
也可以将培养料建梯形堆发酵后装袋。料堆上宽1.0m~1.2m,下宽1.7m~2.0m,高1.0m~1.2m,长度不限。自上而下每隔50cm扎一个直径10cm通气孔到底。料堆顶部上表面以下40cm处温度升至60℃后保持5h~6h,进行第一次翻堆,重复4次~5次,每次翻堆后均打通气孔。发酵时间视季节及环境温度为5d~8d。含水量不足可在第一次翻堆时补水或发酵结束后补水。要求发酵料无酸败、腐臭等异味,手感松软,发酵料含水量60%~65%,pH7~8.5。结束发酵后散堆降温,然后装袋。
8.2装袋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