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依从性管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化依从性管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影响
赵林明 刘新红 高亚飞 牛淑丽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心内科 河南南阳 473065)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29-02
【摘要】 目的 了解强化依从性管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42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冠心病心衰二级预防指导,包括坚持服药、适当运动、心理指导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周一次电话随访,监督指导冠心病心衰二级预防,两组患者在强化治疗90天后,复查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填写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量表(MLHF),并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量表记分减少??P<0.05)。结论 强化依从性管理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冠心病 心衰 依从性 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量表
冠心病心衰患者逐年增多,但治疗方法不多并且效差,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衰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57plusmn;16,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29例、高血脂24例、超重10例、支架术后8例,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合并症、心衰分级、左室舒张末内经、左室射血分数、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入选标准:冠心病心衰患者,年龄26-80岁,LVEF49%-15%,心功能3级或3级以下,排除标准:冠心病合并肿瘤,严重肝、肾、血液、呼吸等脏器功能衰竭,孕产妇,冠脉搭桥术后,装有心室辅助装置及起搏器同步化治疗患者。
1.2方法
符合条件的42例患者,均给与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beta;-受体阻断剂等。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与冠心病心衰一般性二级预防治疗,不主动随访。治疗组患者除给与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依照患者情况3-7天随访监督指导一次,直至实验结束,保证患者严格按照个体化的冠心病心衰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执行。42例患者入组前及实验治疗180天后,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内经、左室射血分数,同时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①,并作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各项计量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plusmn;s)表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lt;0.01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 结果
2.1 实验结束两组患者LVED、LVEF比较。
表1两组患者LVED、LVEF比较。
分组 例数 LVED(mm) LVEF(%)
治疗组 21 50.4plusmn;5.5 51plusmn;5
对照组 21 54.7plusmn;7.7* 46plusmn;6**
注:与对照组比较*﹤0.05,**﹤0.01
2.2实验结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计分比较。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计分比较。
分组 例数 生活质量量表计分(分)
治疗组 21 23.18plusmn;1.33
对照组 21 29.59plusmn;1.98*
注:与对照组比较*﹤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健康教育不能同步普及,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成年轻化趋势,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冠心病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有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冠脉搭桥术、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方法,但无论那种方法均不能根治冠心病,并且代价巨大,最终是冠心病心衰患者大量增加。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又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同的患者愈后差别极大,能够听从医师安排,及时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预后超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