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改革.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论 中国成人教育2010 年第14 期
谈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刘东南 何如一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
存在诸多问题,既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该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作多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改革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没有认真地备课和很好地上课,出于应付了事。每节课时间
载体,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 都是非常珍贵的,而在这些教师心里就不一样了,每堂课就
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 随便让学生看个影碟而不作讲解或者讲几个笑话,没有围绕
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 要讲的主题来讲,滔滔不绝地讲了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让
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较 学生听了笑了就忘了。
强的分析能力和较好的适应能力的一门课程。它起着其他学 5.教学效果较差,缺乏实效性。正由于学院、教师、学生
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为适应国内外形势 对此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觉得此课程可开可不开,觉得与
的需要,必须把握形势与政策,俗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现有 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重复或者雷同,于是教学效果不好。
“适时务者为俊杰”的说法。全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 同时有些学院,老师、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照抄照搬某
应用型人才,学院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跟上形势 一学院的教案,而不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某些学生随便在
的变化,充分运用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制定的政策。每年高 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敷衍了事,有些学院不愿意花经费在这
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几百万,就业方面也出现了严峻的形 一方面,把形势与政策课搭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里边上,
势,高职学生因学历方面的劣势,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了解 一笔带过而已,导致各方面积极性不高,教学缺乏实效性。
其相应的形势与政策尤显重要。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很好地指引学生根据形
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在和兄弟院校的老师一 势的变化,政策的修订,来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或者根本
起交流时,我们了解到,有的学院还是停留在每个学期开学 就没有这些知识可供学生来运用;或者传授了这些知识,学
和期末的时候作两个形势与政策报告。这报告是针对全院学 生也不会用它来解决问题;或者用了这些知识,没有用到刀
生的,愿意听的就去听,不愿意去听的也没关系。人都有惰 刃上。为了使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
性,高职学生更不例外,没有硬性规定,除非对这样的讲座特 必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不是可有可
别感兴趣,否则就出去玩了。即使去听了讲座的学生也觉得 无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不重点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
只是老师单一的做报告,唱独角戏,兴致不是很高,思考得很 模式。
少。学生认真听了的,也一知半解;没有认真听的,半天不知 有很多学生入校后,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益。家境贫
其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参 困的学生,通过地方证明,可以办理助学贷款,而不至于有些
与进来。 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退学。于是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对
2.教学内容随意,缺乏系统性。有的院校没有严格根据 他们进行相关政策方面的诠释。一些学生实习前,不知道怎
中宣部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备课,更谈不上 样去寻找实习单位,我们可以指引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
把要点与本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来上课了,看到哪个问题新鲜 特长,到相应的岗位或相关专业的岗位实习,才有利于他们
刺激就讲哪个问题,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搬用新闻里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从而深化理论。
的一些资料,照本宣科,让学生觉得听了后没有多大的收获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形势变化得越来越快,我们
或者听了后感觉就是新闻的堆积,没有系统地把握某个问题 学生要做识时务者,那就只有很好地来学习“形势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