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感想感悟(2022年-2023年.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2年-2023年最新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 从财税政策的
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第一, 大学毕业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依然突出。
近年来,高校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我国大学毕业生从 2001 年的 144 万人跃升
到 2009 年的 610 万人,增长了 6 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 2009 年需要安置的大学
生为 700 多万人。 并且,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不会减弱, 到 2011 年,
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 758 万人。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远远赶
不上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
第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1.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不能与企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
展相适应,以至于蜂拥而上的一些热门专业如今出现人才供给的过剩。
以高校普遍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截至 2003 年,教育部已经批准 181 所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在
2004 年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 2004 年 6 月 15
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20%。
2.区域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
目前, 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 而中西部地区、 广大的基层却
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情况。
调查显示,北京是最受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地区,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有
24.69% 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为广东省,比例为 21.76% 。
3.不同行业与专业就业冷热不均。
目前,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 与国民经济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和职业相
关性越强, 就越容易就业。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艺术领域,二
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专业。同时,低就业率往往和低薪相连。
第三,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受全球金融危
机影响, 目前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
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不少企业甚至停止了招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022年-2023年最新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1.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
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是结构性失业,并不完全因为大学的普及率高。
我国一直将追求经济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 据胡鞍钢等专家估计, 这种发
展模式造成我国“八五”期间少创造就业机会 6.0%~ 12.3% ,“九五”期间少创造就业
机会 3.7% ~8.0% 。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不断减弱,已经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0.3 以上
下降到目前的 0.1 左右,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
我国目前各产业吸收就业的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