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培训手册(五级下册修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
(五年级下册) 编制组长姓名: 杨淑梅 青岛市黄岛区小学科学教研组
2014年2月
目 录
序号 实验名称 课本页码 类别 备注 1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 P3 分组 2 人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 P6 分组 3 测肺活量 P7 演示 4 测脉搏 P8 分组 5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P14-P15 分组 6 近视眼成因的实验(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P18 分组 7 制作潜望镜 P21 分组 8 解剖种子的实验 P26 分组 9 解剖花的实验 P32 分组 10 斜面的实验 P55 分组 11 杠杆用力规律的实验 P58 分组 12 滑轮作用的实验 P61 分组 13 齿轮的作用实验 P64 分组 14 15 16 17 18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两支试管、淀粉液、37℃左右的温水、烧杯、滴管、碘酒、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上1、2号,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
2、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摇匀。
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加温3—5分钟。
4、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2号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 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1、向试管中加入的是稀淀粉液,加入的量大约是1毫升。
2、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3、加入碘酒后摇匀。
序号 2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人呼出的气体成分和吸进的不同 实验器材 集气瓶、玻璃管、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火柴、水槽、水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用排水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用手扶住瓶子,把胶管的一端深入集气瓶内,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内吹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严,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方法二:
1、在集气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
2、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化。 实验现象 方法一: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方法二:吸气时石灰水没有变化,呼气时,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人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收集气体后的集气瓶要瓶口朝上放在桌上。
序号 3 类别 演示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测肺活量 实验器材 肺活量测试仪 气球 软尺 实验步骤 方法一:利用肺活量测试仪
学生尽力吸一口气,然后对准吹嘴尽力呼气,记录数据。
方法二:吹气球
学生尽力吸气后,再对着气球尽力呼气。利用软尺测量所吹气球的周长,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 记录的数据就是人的肺活量 实验结论 人的肺活量有大有小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1、吹气时气流不可中断,一旦中断,仪器便自动记为一次测量的结束。
吹气时,吹嘴要紧靠面部,不可使吹出的气体通过吹嘴与面部之间的空隙溢出,否则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结束后的吹嘴应放入桶或盒中集中消毒。在长木板一端,垫木块搭斜面,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
、在短木板一端,垫木块搭斜面,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
、对比分析所得的数据。在斜面坡度小的木板上拉小车用的力小;在坡度大的木板上拉小车用的力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把杠杆尺挂在支架上,调整两边的旋钮使其平衡。
2、在杠杆尺左边第格处挂两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格处挂个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将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右边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这时确定杠杆尺上的支点、力点、重点。
改变力点或重点的位置,使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等于、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将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右边钩码的重量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