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规范》编制说明.doc
标准名称
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规范
任务来源
(项目计划号)
2024-3-58
第一起草单位
(盖章)
淮南九久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淮南市山南新区玉兰大道299号
参与起草单位
淮南九久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淮南市民政局、安徽九久夕阳红医养集团有限公司、宿州九久夕阳红医养有限公司、安徽九久夕阳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斯坦德尔德标准化管理有限公司
标准起草人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电话
1
2
3
4
编制情况
1.编制过程简介
(1)形成草案
2024年9月3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2024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确定了地方标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规范》的立项。
项目立项后,根据任务要求,为保证该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淮南九久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组织标准各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起草组,专门负责标准起草的编制工作。起草组编制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进度时间。起草组围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改造服务相关的政策、标准、理论成果以及地方实践案例,同时,标准起草组还组织开展了安徽省范围内淮南、合肥、宣城等地区的调研活动,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1.2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11日,召开内部专家评审会,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论证,由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文稿修定,形成征求意见稿。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1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国家十分重视失能老人的照护,202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中指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之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重点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
预测到205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1845万人,数量不断增长的失能老年人给我国的养老照护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性加剧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家庭成员提供的老年人照护服务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居家照护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它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照护压力,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工作在我省各地皆有开展,存在服务项目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工作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徽省地方标准。因此,制定《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规范》非常急需,很有必要。
2.2意义
通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规范》的制定,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资质认证、服务方式等进行规定,有利于提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这一行业。此外,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个性化的一面,如何保证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需要在标准中对技术应用提出指导和规范。本文件的制定有助于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提供依据,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服务市场环境。
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3.1标准编制原则
在标准项目研究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行业发展为目的,确保标准的适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做到全局出发与配套协调。与现行相关办法、规程总体协调,共同服务全省大局;
(4)做到规范性与适用性统一。按照安徽省地方标准制定程序和GB/T1.1—2020进行编写,保证了标准规范性;充分考虑各条款的设置,使标准的内容便于直接使用。
3.2主要依据
3.2.1政策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残联发布《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国卫老龄函〔2022〕53号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52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皖政办【2024】10号)
3.2.2参考标准
GB/T19012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投诉处理指南
MZ/T039老年人能力评估
辽宁、广西等区域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3.3与现有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的关系
以政府文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