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5-27约7.9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由国投健康

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健康”)提出,由中国

老年医学学会归口。

二、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投健康、北京老年医院、中国老年

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

医学学会老年综合评估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协和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辽宁省老

年病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

主要起草人有黄丽珍、杨光、吕继辉、马宗娟、宋岳涛、

李保英、贾建军、皮红英、李延峰、王蓉、乔雨晨、魏翠柏、

王秋梅、欧阳晓俊、康素娴、刘宇翔、宋清扬。

三、编制背景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

龄化阶段,老龄化必然带来认知障碍类疾病的高发。有研究

表明,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知障碍的患病率约为5%,

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认知障碍常见的原

因是各种大脑病变,主要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

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及脑

积水等,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最为常见,占所有认知障碍患者

T/CGSS××××—2021

的三分之二左右。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指出,全球

约有5000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高达60%到

80%,约为3560万人,预计2050年数量会增至1.52亿。据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约1000

万,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4000万。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

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大引

发老年人死亡的病因,同时也是导致60岁以上老年人残障

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照护中,尤其是中、重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的照护,由于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强,一直以来都是社

会民生的痛点和堵点,也是养老领域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大

部分类型的认知障碍仍没有哪种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或逆转

其发展进程,已经失能的认知障碍老年人常常需要专业照护

支持,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额外的精神压力。认

知障碍照护的主要目的是使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身

体活动、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达到最佳状态,使其行为和心

理症状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为照护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

规范的管理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照护质量,减少意外事件

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目前,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尚没有统一的团体规

范,这极大地制约了照护队伍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国

投健康牵头与北京老年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和行

业协会合作,编制《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团体标

准,以标准为抓手,统一规范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的内容、

2

T/CGSS××××—2021

要求等相关服务事项,推动和促进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制定规范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认知障碍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从事

认知障碍照护的人员在不断增加,亟需统一、科学、操作

性强的评价标准,因此建立《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规

范》已成为当务之急。该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将为认知障碍

老年人的照护提供可操作的专业服务标准,可提高认知障

碍老年人的照护水平,最大程度地改善和维持认知障碍老

年人的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

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规范的出台还有利于节

约社会资源,减少照护人员和老人家庭间因无标准可依导

致的纠纷和矛盾。

五、编制过程

(一)筹备阶段

2021年3月初,成立编写小组,收集资料,在研究

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制定项目建议。

(二)立项阶段

2021年4月24日进行立项答辩,对项目建议进行

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论证。

(三)起草阶段

2021年4月25日-6月30日,编写标准草案(征求

意见稿)、编制说明。

(四)征求意见阶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