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质遗传4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细胞质遗传
(cytoplasmic inheritance);目 录;一、 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一、 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卵细胞:为子代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各种物质
精细胞:只提供细胞核,不提供或极少提供细胞质
细胞质基因决定的性状,只能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受母本基因型控制,又称母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及母体遗传都是研究细胞质基因的遗传规律及现象。;一、 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一、 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二、 母体影响(maternal influence); 幼虫皮肤色泽及成虫眼睛色泽受Aa基因控制,AA幼虫有色、成虫褐眼, aa幼虫无色、成虫红眼。;规律:① 正反交F1均为母体遗传,F3均为右:左=3:1核基因遗传
② 子代表型受母体基因型控制,D后代全右旋、d全左旋
③ 母体基因型使后代性状推迟一个世代表达。;2.前定作用;三、 线粒体遗传(mitochondrion inheritance);三、 线粒体遗传;三、 线粒体遗传;三、 线粒体遗传;三、 线粒体遗传;方式:不对称不同步D环式复制。重链H先复制并置换亲链产
生D环,当D环置换到轻链L起点时H反向复制新链,
轻链L开始复制。
特点:①活跃不均一。如 0-多次/周期,核非分裂期能复制。
②特有复制系统和特定基因。如线粒体DNA聚合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和ATP酶等基因。;三、 线粒体遗传;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共7个亚基,核基因编码4个,mtDNA编码3个
如:寡酶素
共9个亚基,核基因编码5个,mtDNA编码4个
这种现象又称混合起源。
线粒体蛋白质共有100多种,约10种蛋白是自身合成,其余为核基因合成。;三、 线粒体遗传;三、 线粒体遗传;(一)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 heredity)斑枝遗传;(一)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 heredity)斑枝遗传;(二)玉米叶条斑 (striped iojap trait)遗传;四、 叶绿体遗传(chloroplast inheritance);四、 叶绿体遗传;⑴环状双链裸露,浮力密度小
⑵种间差异小120-190kb,无 5`端甲基胞嘧啶
⑶反向重复序列将其划分成长短单链区(LSC,SSC) ;四、 叶绿体遗传;(五) ct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特点;(五) ct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一) 共生体的概念和特点;(二)草履虫卡巴粒(Kappa particles) 遗传;(二)草履虫卡巴粒遗传;⑴短时间接合
核基因交换卡巴粒未交换,自体受精,后代放毒:感毒=1:3 ⑵长时间接合
核基因及卡巴粒均交换,自体受精,后代放毒:感毒=1:1 ;(二)草履虫卡巴粒遗传;(三)质粒的遗传;五、 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1.生产上已利用的雄性不育性多为自然界自发突变。
2.核不育型雄性不育性多为核内一对隐性基因(ms)控制,纯合不育时(msms)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
3.常规育种法难保持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
因:不育(msms)×可育(MsMs)→F1100%可育
不育(msms)×可育(Msms)→F150%不育
则:不育性易恢难保,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4.目前用核糖核酸酶barnase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创造雄性不育系研究,已经在烟草、油菜、小麦、棉花、番茄、西瓜、大白菜、菜心、柑橘、杨树等多种植物上应用。 ;五、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五、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五、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⑴玉米T型不育系mtDNA上有Turf13阅读框
⑵ Turf13编码12.96 kdolton多肽,影响ATP酶及细
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产生雄性不育性。
⑶rfrf纯合隐性时Turf13基因表达,产生雄性不育
⑷RfRf显性时Turf13基因受抑制,不产生雄性不育;五、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