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教育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26约6.44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教育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洛克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卢梭

答案:C

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他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

2.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陈鹤琴

D.张雪门

答案:A

解析:陶行知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3.认为儿童是“白板”,主张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塑造儿童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洛克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4.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特点的是()

A.启蒙性

B.义务性

C.保教结合

D.直接经验性

答案:B

解析:学前教育具有启蒙性、保教结合、直接经验性等特点,而义务性是义务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5.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

B.游戏

C.运动

D.生活活动

答案:B

解析: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6.幼儿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这种游戏是()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B

解析:象征性游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典型游戏形式,带有“假装”特点,幼儿会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来进行游戏,题干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椅子当汽车开属于象征性游戏。

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A.分科课程、主题课程和方案教学

B.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C.直线式、螺旋式和交叉式

D.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答案:B

解析: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主题课程和方案教学是课程类型;直线式、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是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8.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综合性

D.活动性

答案:C

解析: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题干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原则。

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

A.安全性原则

B.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幼儿参与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安全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因为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健康成长。

10.以下属于幼儿智育内容的是()

A.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D.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答案:C

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等。A选项属于体育内容;B选项属于德育内容;D选项属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1.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答案:D

解析: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对事物的细微差别难以察觉,所以在认识形近符号时容易出现混淆。

12.幼儿期儿童的记忆特点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C.形象记忆占优势,抽象记忆逐渐发展

D.抽象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答案:A

解析:幼儿期儿童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3.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答案:B

解析: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幼儿早期的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晚期才开始萌芽;辩证思维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幼儿期尚未发展。

14.以下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情绪易冲动

B.情绪不稳定

C.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

D.情感的内隐性逐渐增强

答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