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部编版 .pdf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部编版--第1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
好队》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部编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
排队的基本礼仪和重要性;2.学习如何文明排队,尊重他人;3.懂得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好
处,培养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4.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排队的好处和必要性;5.通过
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文明排队。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旨
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秩序意
识,学会遵守公共规则,尊重他人权益;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往能
力;3.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
决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上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排队的基本礼仪和重要性,明确文明排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体现良好的
社会公德。
举例:通过讲解排队时的顺序、间距、耐心等待等基本要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排队在日常
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自觉性,使其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践行文明排队。
举例:以公共场所如车站、超市等为例,说明遵守公共秩序对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
(3)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举例: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对不文明排队现象,
维护自身权益。
2.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排队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道德素养的体现。
难点解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排队背后所蕴含的尊重、谦让、团结协作等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克服在排队过程中的急躁、插队等不良行为。
难点解析:通过实际案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逐步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处理与排队相关的矛盾和问题。
难点解析: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在排队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家排好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
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文明排队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
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
探索文明排队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明排队的基本概念。文明排队是指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部编版--第1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大家排好队》部编版--第2页
依次排列等候的行为。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文明排队在实际中的应
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明排队的礼仪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