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岩溶区路基注浆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pdf

发布:2025-02-27约1.03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oundationEngineering基础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1366.2025.01.033

[]

岩溶区路基注浆加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ResearchonKeyTechnologiesofGroutingReinforcementforSubgradeinKarstAreas

吴春磊/WUChunlei

(,)

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摘 要]针对宣绩铁路庙上水阳江特大桥上跨既有线皖赣铁路地质条件不稳定,桥梁墩基施工困难的问题,为提升庙上

水阳江特大桥墩基础施工及营业线安全,对皖赣铁路SK85+630~SK85+710区段路基进行注浆加固。确定了

注浆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提出了“先外后内,先下后上,隔孔注浆”的注浆原则,采用电阻率法和横波速度法

评估了注浆前后的浆液充填情况和注浆效果。

[关键词] 路基;注浆加固;电阻率法;横波速度法;注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U213.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1-1366(2025)01-0146-04

1工程概况

庙上水阳江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境内,横跨水

阳江,其起始里程为DK87+328.21,终点里程为

DK89+885.82,桥长2558m。大桥3#墩和4#墩

上部的32m简支梁跨越既有皖赣铁路线,交角为

42°。3#和4#墩的基础区域覆盖着深厚的圆砾土

层,存在单个或串珠状的全充填溶洞。这些溶洞影

响范围内的皖赣铁路亦发现有岩溶发育迹象。3#

墩处溶洞呈全充填状态,充填物为粉质黏土,洞穴

图1皖赣铁路路基

最大高度达到1m;而4#墩处的溶洞呈串珠状全充

2注浆加固方案

填,充填物为细圆砾土,最大高度可达8.6m。复杂

的地质条件对大桥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巨大的挑2.1注浆范围

[1-2]加固区的注浆孔分为I序孔和Ⅱ序孔。I序孔

战。

为确保施工及营业线安全,需对既有皖赣铁通常是指首先进行注浆的孔洞,按照一定的顺序和

路相应路基进行补强加固,加固方法为路基本体间隔进行布置,目的是为了初步填充和加固地层的

注浆加固。对庙上水阳江特大桥3#、4#墩基础裂缝和空隙。Ⅱ序孔则是在I序孔注浆之后,根据

范围及皖赣铁路SK85+630~SK85+710区段(皖需要进行的后续注浆孔。Ⅱ序孔可能会更加密集

赣K85+601~K85+681)长度80m范围路基注或者在不同的位置,用以补充和加强I序孔的注浆

浆加固如图1所示。注浆完成后进行桥梁桩基础效果,确保整个加固区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注浆

施工。加固孔布置如图2所示。

本工程中的帷幕孔均为I序孔,待I序孔注浆

[作者简介]吴春磊,男,工程师,chenguo2009@126.com

后14d进行效果验证,根据注浆情况、地质情况和

[收稿日期]2024-08-27

()C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