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格拉底的答辩词》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翻译作品中的长句.doc

发布:2016-12-05约1.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格拉底的答辩词》教案1.? 2.? 3.? 二、学习要点 1.? 2.? 3.? 三、作者生平 柏拉图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 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 工业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 要清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伯拉图这位开山鼻祖。附: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苏 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 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 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 家。   404年, 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王”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王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 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 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 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 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作者作品 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如《理想国》、《法律篇》、《巴门尼德篇》、《会饮篇》、《智者篇》、《斐多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理 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 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 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 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 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五、创作背景 苏 格拉底是一个喜欢辩论和追求真理的人。他不仅揭露了许多人的无知,而且还经常为难哪些自视甚高的人,证明他们不过只是白痴。他曾指责诗人只是发表自己的感 觉。他认为优秀的政治家是精通政治,懂得怎样管理的人,而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和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他又被认为是因“自知其无知”而最有智慧的,结果被一些人怀恨在心。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王”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王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三十僭王”的 统治被推翻以后,民主派重掌政权。政治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