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播学名词解释.docx

发布:2021-05-23约4.92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40 名词解释 霍夫兰(地位+研究内容+贡献) 地位: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代表著作是《传播与说服》。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信念转变的先驱。曾于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在耶鲁大学组织“传播和态度改变研究”,被后人称为“耶鲁研究”。 对传播学的贡献: 1、将“控制实验法”引入传播效果研究。 2、以学习论为框架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对传播者特性、传播技巧、受众对说服效果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信源可信度、免疫效果、恐惧诉求等概念。 3、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 “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霍夫兰研究了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是传播技巧在当下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天,霍夫兰的许多劝服研究或多或少被直接应用于广告和营销当中。 局限:他的研究方法没有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媒介和大众传播,使用实验法研究,研究范围有限,因此存在局限性 选择性心理 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接触机制称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并将之分解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个具体环节。 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以及能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接受同自己已有观念或立场一致的内容,对自己和所属群体有利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内容,回避有害或不利的内容。 选择性理解,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受众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 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意见或兴趣的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除了选择性的注意、理解、记忆,还有可能进行选择性的二次传播,如二次转发,并且在二次传播中内容也会进行主动加工。 议程设置 概述:1972 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为公众提供议程。 内容:“议程设置”假说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长期的 、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作用与局限:议程设置理论对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背后的过程控制问题, 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新媒体影响下议程设置的新变化:议程设置主体扩大化,设置公共议程之权不再被少数人所垄断;所设议题内容多样化;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议题方向调整随机化;预期的效果非确定化;议程设置双向互动化 邵飘萍(概述+贡献+评价) 邵飘萍是民初著名记者之一,笔名素昧平生,有“新闻救国”思想的新闻界“全才”,曾做过通讯员、编辑、特派记者等,曾经办报办通讯社,也曾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邵飘萍一生致力于新闻工作, 大致贡献如下: 1)?早年受聘于《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通讯。后因反袁入狱; 2)?日本留学时创办东京通讯社向国内发稿,回国后1916年于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3) 1918年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其中副刊的改革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支持,曾陆续出版特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由于五四时期《京报》大力揭露卖国者的罪行,支持学生运动,导致报馆被封并被通缉。《京报》广泛报道工人运动和罢工斗争,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刊载社论谴责反动军阀。 4)?曾任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讲师,主讲新闻采访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影响深远。 评价:邵飘萍先生1925年加入共产党,他的一生不断与黑暗的恶势力进行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是我国第一个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杀害的报人。 《申报》 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德等人在上海合资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商业报纸,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办报进入高潮。《申报》历经77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研究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完全具备我国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文艺、广告四要素,开创近代报业的新纪元。 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锐意改革,使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大报。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只重经营而在政治上极为保守。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采取拥蒋立场。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之际,政治态度发生转变,转向积极宣传抗日和要求民主。在此期间,还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新的编辑方针。其中,副刊《自由谈》改革最为突出。改革后的《申报》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