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doc

发布:2015-09-12约4.1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 第九课第三框架《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案例 习 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理解“我是一个公民”意味着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遵循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作为一个公民平等的意识,尊重的意识。 难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名言导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我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贫富,等贵贱”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作:《美国独立宣言》说:“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者给了他们不可夺的天赋权利。”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理清线索】 中心:人生而平等〖 人格、法律地位 〗 尊重【尊重差异、社会、自然】 【梳理要点】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怎样对待处于不利地位的人? 4、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原因及具体要求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活动一:现实评说 一天,在同一条公路上发生了两起重大交通事故。死者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普通农民。交警和相关部门在处理案件时,做出了如下赔偿:肇事者一次性赔偿大学教授80万元,赔偿农民30万元。 请问:你赞同“同命不同价”吗?为什么? (幻灯片展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李天一案”) 使学生弄清楚“人生而不平等”和人作为不同个体间的贫富、生理、名誉、地位等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 活动二 “七嘴八舌” 环节1:请你列举人与人之间有哪些个体差异? 环节2:请你谈谈因个体的差异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影响。 环节3:请你谈谈怎样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反应? 小 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贫富、生理、名誉、地位、职业等等个体差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自卑或产生优越感。 (幻灯片展示:马嘉爵收审图片)马嘉爵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活动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 幻灯片展示:①拖欠农民工资及相关的材料 ②歧视妇女的相关材料 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小 结:同学们,通过以上材料的了解我们知道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的弱势人群,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各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三: 情景表演2 环节1:情境表演《一支铅笔的故事》 环节2:请学生结合自己谈谈尊重他人或被他人尊重的经历以及感受。 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的重要性。 小 结: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受到尊重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同时在日常的交往中也必须尊重他人。 活动四: 环节1:幻灯片展示(公共场所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乱仍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 环节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 你怎样看待这些行为? ②出现这些行为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③我们如何做到尊重社会? 通过探究,认识到尊重道德,尊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都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尊重。 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真正的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播放《爱的奉献》) □达标测评------不做不讲 第十课第一框 《诚信是金》 教学案例 习 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 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视频《曾子杀猪》 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做人要讲诚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理清线索】 诚信----含义、必要性、基本要求 【梳理要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