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
感谢大家观看第3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教学要求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第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又称之为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neonatorum)。系指新生儿期内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第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因和病理生理1、寒冷和保温不足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低体温和皮肤硬肿,原因较多。第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2、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3、躯体小,体内储热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4、缺乏寒战反应,寒冷时主要靠棕色脂肪(brownfat)代偿产热,但有限;早产儿代偿能力更差;5、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成人3倍),其熔点高,低体温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第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寒冷、机体散热大于产热、缺氧和酸中度↓↓↓皮下脂肪发生凝固↓↓↓皮肤发硬↓↓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淤滞-皮肤暗红↓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发亮↓↓↓血容量减少↓↓DIC----+----休克→多器官受损。第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因和病理生理2、某些疾病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卡摄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第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因和病理生理3、多器官损害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第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常于生后1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特点。第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三不(不吃、不哭、不动)第10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是指体温35℃,轻度为30—35℃,重度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低体温时常伴有心率减慢。临床表现第1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皮肤硬肿:1、即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2、硬肿常呈对称分布。3、硬肿发生顺序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临床表现第1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4、硬肿范围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5、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