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PC基本原理.ppt

发布:2017-06-14约1.28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 (1)计算管制界限 n u u LCL 3 - = 由各组不同的抽样数(n),代入上二式中,即可求得各组的UCL及LCL。 (2)点绘管制图 0 1 2 3 4 5 6 7 8 9 ↑ u UCL CL LCL n=1.0 n=1.3 n=1.2 n=1.7 5 10 15 20 (十)各管制图的管制界限一览表 RS X CL U C Pn P – LC UCL 图 别 R X - X R2 X - n P P P ) 1 ( 3 - + 2.543 2.326 2.059 1.693 1.128 D2 – – – – – D3 2.004 2.115 2.282 2.575 3.267 D4 0.483 0.577 0.729 1.023 1.880 A2 6 5 4 3 2 n 项目 (2)管制系数 (十一) 绘制管制图注意事项 1.用纸通常采用2mm或3mm方格纸较适合,目前市面上 已有专门设计为绘管制图的格式。 2.纵轴的上下管制界限的宽度约为2?3公分,横轴的 各组间隔约为2?5mm。 -R管制图中, 管制图的单位刻度的宽度约为R管 制图的 倍(如n=2时,两者单位刻度的宽度可取为相同, n=3时 管制图的单位刻度的宽度可为R管制图的1.5倍, n=4或5时, 管制图的单位刻度的宽度可为R管制图的2倍)。 4.中心线通常以实线表示,若为解析用管制图上、下管制界限可 以虚线( )表示,若为管制用管制图,可用一线一点(? ? ? ?)表示, 并标上CL、UCL、LCL等符号及对应的数值。 5.上下管制界限与中心线距离不可有不均等情形 6.点可使用下列符号表示: 『●』、『◎』、『×』、『△』、『□』等,若同一张管制图 可层别,则可以上述符号或不同颜色区别。管制界限外的点最 好以 『⊙』、『 ?』或红颜色表示。 7.二组管制图并排时,如 管制图,两管制图间的界限最好在 20?30m/m, 其横轴能取同样的分度。 8.记载有关事项: (1)制程名称 (2)品质特性 (3)测定单位 (4)规格 (5)机械号码 (6)管制图号码 (7)测定者 (8)操作者 (9)数据的期限 (10)原因追查 三、管制图的看法 (一) 前言 利用管制图可发现制程的情报,若异常时,须深入分 析以找到异常真因,再采取处置措施,此措施有:?除去异常原因使不再发生同样的原因;?若无法彻底消除,则考虑控制此原因在某个范围之内。管制图的中心线表示制程分配的位置,即制程平均值,而管制界限则表示制程分配在中心线上下的变动状况。管制图即是利用此三条线为基准,以判断制程状态。 1.管制图上面的点若符合下列条件,则可视为制程在管制状态: (1)点的变动为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 (2)中心线近旁的点最多,愈离中心线点愈少,且 中心线上下约有同数的点。 (3)? 没有点超出管制界限(即有也是很少)。 2.对于没有点超出管制界限的判断基准如下: (1)连续25点以上都落在管制界限内。 (2)连续35点中,落在管制界限外的点不超过1点 (3)连续100点中,落在管制界限外的点不超过2点。 3. 制程在管制状态,则可延长管制界限,作为今后制程管制的判断基准。但对于上列超限的点仍须追究其异常原因,并去除之。 (二)管制状态的判断 (三)非管制状态的判断 管制图上黑点的出现虽在管制界限内,但若非随机出现,而是形成特别排列时,则制程很可能已发生异常了。特别排列的判断方法如下: 1.中心线附近没有点。 2.管制界限附近没有点。 3.点在中心线的单侧连续出现7点以上。 4.点在中心线的单侧较多时,如: (1)连续11点中有10点以上。 (2)连续14点中有12点以上。 (3)连续17点中有14点以上。 (4)连续20点中有16点以上。 5.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时—如工具的磨损、化学药剂愈来愈稀薄等,都会出现此情形 。 (1)连续5点依次上升(或下降)—注意以后动态。 (2)连续6点依次上升(或下降) —开始调查原因。 (3)连续7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