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基本原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DH 基本原理 PDH传输系统的缺点 由PCM发展而来,主要为话音设计不具备带宽及信息的多样化服务能力 没有国际统一的速率标准。 没有国际统一的光接口规范,无法实现光路互通 采用异步复用,难以从高速信号中识别和提取低速支路信号。 网络的OAM能力差 SDH传输系统的诞生 80年代初,为解决标准光接口问题,美国ATT贝尔实验室提出同步光网络SONET 1988年原CCITT采纳这概念,后来形成了同步数字体系SDH。 为克服PDH的缺陷,SDH是先有目标再有规范,然后研制设备,这个过程与PDH相反。 SDH传输系统的诞生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 概念:由一些网元(NE)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网络。 优点: 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 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同步数字传送模块STM-N 块状帧结构 统一的标准光接口 特殊的复用系统,广泛适用 丰富的开销比特 智能化的设备 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 S1 P1 P1 P2 倒换 倒换 CA AC CA AC (A) (C) (D) (B) 保护状态 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 CA AC CA AC (A) (C) (D) (B) S1 P1 P1 S1 正常状态 CA AC CA AC (A) (C) (D) (B) S1 P1 P1 S1 倒换 倒换 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 保护状态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CA AC CA AC (A) (C) (D) (B) S1/P2 S2/P1 S2/P1 S1/P2 正常状态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CA AC (A) (C) (D) (B) S1/P2 S2/P1 S2/P1 S1/P2 倒换 倒换 CA AC 保护状态 * * ??比特同步映射: 是一种以比特为单位的同步映射。 ? 映射的两种工作模式 : ??浮动模式: 是指VC在TU/AU帧内的位置不固定(可以浮动),VC的起点 是由两层指针TU-PTR和AU-PTR来确定的一种工作模式。 ??锁定模式: 是一种要求信息净负荷必须与网同步,并且在净负荷TU帧内 的位置固定,因而无需TU-PTR来定位的工作模式。 SDH 映射、复用方法 * * 异步映射只有浮动模式; 异步映射具有最大通用性,但不能上下64kbit/s信号和N* 64kbit/s信号; 字节同步映射能上下64kbit/s信号和N* 64kbit/s信号; 浮动模式网络应用最灵活。 锁定的比特同步映射 浮动的比特同步映射 比特同步映射 锁定的字节同步映射 浮动的字节同步映射 字节同步映射 ———— 异步映射 异步映射 锁定模式 浮动模式 SDH 映射、复用方法 * * ? 139.264Mbit/s支路信号异步映射进VC-4与STM-1的块结构 139.264Mbit/s 149.760Mbit/s 150.336Mbit/s 155.520Mbit/s C 4 C-4 P O H VC-4 P O H RSOH MSOH AU-PTR 1 260 1 9 1 1 9 1 9 1 4 270 9 261 125us 125us 125us VC-4 STM-1 SDH 映射、复用方法 * * ? 34.368Mbit/s支路信号异步映射进VC-3 34.368Mbit/s支路信号的异步映射就是将支路信号适配装入容器/虚容器(C-3/VC-3)中。 C 3 C-3 P O H 1 84 1 9 1 1 9 85 34.368Mbit/s 48.384Mbit/s 48.960Mbit/s 125us 125us VC-3 SDH 映射、复用方法 * * ? *2.048Mbit/s支路信号异步映射进VC-12 VC-12 才加 POH :V5,J2,N2,K4 SDH 映射、复用方法 VC-12复帧 1 36 2.048Mbit/s 2.176Mbit/s 2.240Mbit/s 500us 500us 9 1 9 36 V5 J2 N2 K4 C-12复帧 1 1 4 4 * * 例如:有三个信号“A1~3、B1~3、C1~3”帧结构各为每帧3个字节,若将 这三个信号通过字节间插复用方式复用成信号D,则D就应该是以下的这 种帧结构。 SDH 映射、复用方法 ? 字节间插复用/解复用方式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M U X A B C D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M U X A B C D * * ? AU-4复用进AUG AU4=VC-4+AU-4 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