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附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7 / NUMPAGES7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常量矿物元素在鱼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的两种元素是 钙或Ca 和 磷或P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摄食这种饲料的鱼容易产生缺乏症,但一般需要 四或4 周才会表现出来。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代谢具有协同作用时,铁与维生素C之间存在 协同 作用。
2、常用的α-淀粉有 α-马铃薯淀粉 、 α-木薯淀粉 、 α-玉米淀粉 。
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 植酸磷 ,动物难于利用。
4、高粱、生豆饼(粕)、棉粕和菜粕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分是 单宁 、 抗胰蛋白酶 、和 棉酚 、 硫葡萄糖苷 。
5、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 八或8 大类。
6、赖氨酸的英文缩写是 Lys ,色氨酸的英文缩写是 Trp 。
7、配方设计时应遵循 科学性 、 实用性 、 经济性 、 安全性 等原则。
8、在实验和生产实际中,常采用外源性指示剂法来测定消化率,但外源性指示剂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 三氧化二铬(Cr2O3) 作外源性指示剂。
9、按形状可将水产配合饲料分为粉料、 颗粒饲料 、膨化饲料(微粒饲料、团状饲料) 等。
10、米糠和蚯蚓粉分别属于 能量(植物性) 和 蛋白(动物性) 饲料。生产中确定最适投饲量常用的方法有 投饲率表法 和 投饲量年分配法 。
11、水产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现多用 消化能 。
12、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 八(8) 大类。
1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 植酸磷 ,水产动物难于利用。
14、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分别为 亚油酸 、 亚麻酸 、 EPA(二十碳五烯酸) 和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
15、可代谢能指的是除去 鳃排泄能 和 尿能 后剩下的那部分可消化能。
16、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 摄食量 与 增重 之比值。
17 、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引起鱼类出现贫血症,这些维生素包括: 维生素E 、 维生素K 、 维生素B3 、 烟酸 、 叶酸 、 维生素C 等。
18、渔用微颗粒饲料按其制备方法和性状可分为 微胶囊 饲料、 微包膜 饲料和 微粘合 饲料。
二、判断题
19、晒和维生素E 在鱼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
20、当氮平衡值为0时,表明鱼体的生长速度为0。( √ )
21、动物性饲料中含有淀粉,植物性饲料含有纤维素。( × )
22、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 )
23、维持需要量是指鱼类维持其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最低营养物质含量。( × )
24、维生素E很容易被氧化,它对维生素A和脂肪的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 )
25、麦芽糖和糖原都为低聚糖。( × )
26、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 )
27、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 × )
28、预混料和浓缩料均是半成品,可以单独饲喂水产动物。( × )
29、维生素含量分析属于概略养分分析。( × )
二、请说明以下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含义(每小题1分,共10分)
30、ME:代谢能
31、EAAI:必需氨基酸指数
32、PER:蛋白质效率
3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
34、RQ:呼吸熵
35、BV:生物学效价
36、EFA:必需脂肪酸
37、GE:总能
38、SDA:特殊动力效应
39、FCR:饲料转化率
40、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41、EPA:二十碳五烯酸
42、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43、ANF:抗营养因子
44:NPU:净蛋白质利用率
四、名词解释题
45、蛋白质饲料:
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 ,粗蛋白大于20%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类、饼柏类、粮食深加工产品、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饲料等。
46、硬颗粒饲料:
指用压模将粉状饲料挤压,并经干燥而成的粒状饲料。
47、饵料系数:
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48、非必需氨基酸:
是指鱼体内可以合成,能够满足鱼体的需要,不须由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
49、净能:
代谢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或总能减去粪能、减去尿能和鲤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
50、能量饲料:
答:指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的饲料。如次粉等。
51、饲料系数:
答: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52、必需氨基酸:
答:是指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
53、摄食率:
答:也可指摄食量,即一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