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

发布:2025-03-19约6.4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2.专业代码:56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1.职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应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改造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2.就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工艺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气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设备售后服务工程师

-自动化生产线运维工程师

3.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种或几种:

-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认证(ASEA)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四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应用行业,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改造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勇于担当。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动技术等专业知识。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熟悉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能力

-具有识读与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具有使用常用机械加工设备进行零件加工的能力。

-具有电工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

-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具有PLC控制系统的编程、调试与维护能力。

-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能力。

-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能力。

-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劳动教育

-职业素养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